大部分的消費者看車幾乎只看參數,如發動機、變速箱、空間還有配置,但很少人會去了解車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底盤。
如果說發動機是一輛車的心臟,車身是一輛車的身體骨架,那么底盤便是車輛的經脈血管以及手手腳腳等等,因為所有汽車的“器官”都附在底盤上才得以發揮功能,同時底盤也是車輛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底盤并非車身
很多人會把車身和底盤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底盤只是包括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組成的部分,底盤的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并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而車身包括非承載式和承載式車身兩種,目前大部分乘用車主要采用的是承載式車身,而一些硬派越野車則采用非承載式車身。承載式車身沒有剛性車架,它只是加強了車頭、側圍、車尾、底板等部位,而底盤部分的發動機、前后懸架、傳動系統等總成部件則裝配在車身上設計要求的位置,車身負載通過懸架裝置傳給車輪。
底盤的作用有多大?
開過車的人都會知道,底盤基本決定了一輛車的性格,例如日常所說的運動亦或是舒適,車輛的操控性能及極限等。而底盤設計則包括整車的動力系統布置、前后軸的質量分配,以上是底盤設計和調校的先決條件,一切關于底盤的工作,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
底盤的組成部分及作用
傳動系
傳動系在底盤部分的功用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傳動系的功用: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其與發動機配合工作。
行駛系
行駛系由汽車的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組成,其是影響車輛行駛性格的最主要部分。
一、汽車行駛系的功用
1、將汽車構成一個整體,承受汽車的總重量。
2、接受傳動系的動力,通過驅動輪與路面的作用產生牽引力,使汽車正常行駛。
3、承受并傳遞路面作用于車輪上的各種反力和力矩,緩和不平路面對車身造成的沖擊,衰減汽車行駛中的振動,保持行駛的平順性。
4、與轉向系配合,保證汽車操縱穩定性。
懸架的選擇及調校
一輛車的舒適或運動,很大一部分在于懸掛系統的選擇及調校,因為懸架是最為直接影響到整車的操控特性以及濾震水平的部分。懸架有各種類型,常見的如麥弗遜、多連桿、雙叉臂式獨立懸掛等等。而懸掛的選擇及調校在設計階段就已經開始了。這包括了兩個部分:運動幾何設計、靜態定位參數以及彈簧、阻尼等元件參數的調校。
懸架的運動幾何是指由于結構的限制,懸架的跳動的相對固定的運動軌跡。這個軌跡的控制變化,實際上決定了很多東西,包括整臺車的動態特性,甚至車輛在極限操控時候的表現。懸架的運動幾何一旦設計定型便會進行硬點封鎖,此時整個懸架的運動幾何就基本決定。除非通過后期的深度改裝,例如通過重新制作副車架的方式修改硬點,當然那也就相當于整臺車的懸架重新設計了。
懸架的后期調校,主要集中在兩部分:
1.靜態定位參數,包括主銷內傾、輪胎傾角、輪胎束角、偏置距等。
2.彈簧、阻尼等懸架元件的參數的調節。
阻尼是指避震芯部分的阻尼,其包括高速阻尼和低速阻尼,其中又分為壓縮阻尼和回彈阻尼。這是決定避震濾震能力以及車輛貼地性的重要因素。調節阻尼的辦法,多數都是通過改變避震器內部的液體的流動特性、調節內部閥門的大小等物理方法,很難做到將這兩種阻尼區別對待。但目前有避震廠商研發出來的可變阻尼避震(非空氣懸掛)則改變了這一現狀,其能自適應路面的不同狀況而改變避震內部油壓,從而既能保證舒適,又能保證運動性。
轉向系
由方向盤、轉向器、轉向節、轉向節臂、橫拉桿、直拉桿等組成,作用是轉向。而目前市面大部分車型都配備助力轉向,其是指借助外力,使駕駛者用更少的力就能完成轉向,使得駕駛更加輕松、敏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駕駛安全性。助力轉向的類型主要分為液壓助力和電動助力兩種。
制動系
制動系其主要包括液制動踏板、制動總泵、分泵、剎車卡鉗、剎車碟(鼓式除外)和油管等機件組成。制動性能是車輛安全的重要指標。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