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車子一文不值了?雷諾與東風"分手"后車主陷入恐慌

    2020-04-21 09:50: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東風雷諾"閃離"反思之一:善后何以成謎局?

    東風雷諾業績每況愈下,雷諾集團也自身難保。在內憂外患之下,雷諾急需止損,卻把“善后”的工作留給了東風。但是,目前的善后工作還停留在“宏觀層面”,相關的實施細則沒能及時跟進。

    東風雷諾只是近期市場及合資企業變動的一個縮影。近兩年相繼退出歷史舞臺的長安鈴木、長安PSA等,對于經銷商、員工、工廠以及車主等方面的善后細則,也一直都是謎一樣的存在。那么,作為“接盤俠”的各大集團,是否已經做好足夠的準備,又能否給員工、給經銷商和廣大車主一個明確的交待呢?

    “事發突然,我們之前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在看到官方發布的公告之后,才知道雷諾要撤離東風雷諾”……一周前,北京某東風雷諾經銷商無奈地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

    4月14日中午,雷諾集團發布公告稱,“關于燃油乘用車,雷諾集團已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協議,將雷諾集團在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雷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停止開展與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幾乎同時,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489.HK)也發布公告,對這一消息予以確認。

    突如其來的官方公告,標志著東風雷諾走到盡頭。對于雷諾來說,這或許意味著長痛不如短痛,甩掉了一個包袱;但對于東風雷諾的員工、經銷商以及車主等利益相關方來說,則性命攸關,甚至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

    及時止損,雷諾在華退出燃油乘用車業務

    2013年12月,東風與雷諾正式合資,成立東風雷諾。但是,牽手的雙方終沒能熬過“七年之癢”,股東雙方于一周前突然宣布“和平分手”。對此,東風方面表示,“此次股東雙方擬對東風雷諾進行重組,是考慮到國內汽車市場下滑及東風雷諾的經營狀況等因素”。數據顯示,東風雷諾的銷量曾在2017年達到72221輛的峰值,隨后便一路下滑;到2018年,其銷量跌至50109輛;2019年進一步暴跌至18281萬輛。今年一季度,東風雷諾僅售出633輛。

    銷量持續下滑,讓東風雷諾的生產和經營陷入困境。據東風提供的數據顯示,“按照比例合并法下,于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財務年度,東風雷諾的資產、收入和稅前利潤占集團總資產、收入和稅前利潤的比例為1.5%、1.8%和0.7%。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財務年度,東風雷諾的資產、收入和稅前利潤占集團總資產、收入和稅前利潤的比例為1.3%、1.4%和0.02%;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財務年度,東風雷諾的資產、收入占集團總資產、收入的比例為1.0%、0.5%,2019年東風雷諾的稅前利潤為負值”。概括而言就是慘不忍睹、每況愈下。

    在東風雷諾業績遇冷的同時,雷諾集團自身也正遭遇經營困境。據雷諾的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雷諾年營業收入為555.37億歐元,同比下滑3.3%;營業利潤為21億歐元,同比下滑30%;凈利潤僅1900萬歐元,同比暴跌99%,是近十年來的首次虧損。受此影響,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雷諾的評級下調至“垃圾股”。

    內憂外患之下,雷諾急需止損。早在今年2月初,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曾提出“分而治之”的“分工戰略”,希望通過終止那些幾乎沒有盈利希望的產品和業務為聯盟提供運營利潤。根據“分工戰略”,雷諾將主導歐洲市場。雷諾臨時CEO克洛蒂爾德-德爾博斯(Clotilde Delbos)直言:“對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探討關閉工廠以控制成本”。

    “閃離”之后,各方亟待善后細則

    東風雷諾“閃離”之后,東風“順理成章”且別無選擇地成了接盤俠。雷諾在公告中表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對東風雷諾進行轉型升級”。至此,如何安置東風雷諾的員工,如何處置工廠,無疑是擺在東風面前的首要問題。據悉,東風雷諾的工廠規劃產能為每年15萬輛,目前在職員工1600多人。

    對于員工,“東風給出了三種解決方案:其一為了解決相關遺漏問題,會留用部分人員,其二根據新的業務發展規劃,也將留用部分人員,其三,員工也可選擇協商解約”,有相關報道稱。為此,記者聯系了東風雷諾相關工作人員,但截止發稿前,仍未收到回復。

    員工的前途未卜,東風雷諾經銷商對未來同樣迷茫。“我們沒有收到處理辦法,廠家也還沒溝通,都在觀望”,上述北京東風雷諾經銷商告訴記者,“目前店里還在賣新車,售后保養也可以做,以后是什么情況都還是未知數”。根據東風雷諾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目前在國內有112家專營店和13家維修服務站。

    經銷商自身難保,讓不少東風雷諾的車主陷入恐慌。有車主在相關論壇上感嘆道:“這下車子一文不值了,早點置換了”。事實上,雷諾在公告中承諾:“將通過雷諾經銷商,同時利用聯盟的協同機制,在中國繼續為30萬雷諾車主提供優質客戶服務”。東風雷諾官方客服也向記者表示,“雷諾集團與日產集團屬于戰略聯盟,為了保證各位車主朋友能更便捷的享受服務,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雷諾又挑選了聯盟經銷商,授權他們給各位雷諾車主提供包括保養、維修、保修在內的全部維修服務”。

    然而,官方的承諾卻并未消除消費者的顧慮。網名為“E_R11”的車主坦言:“現在雷諾突然退出,我真的開始擔心這個問題,廠商退出,雖然現在口頭說的好聽,但維保體系肯定是會慢慢消亡,以后車出問題,怎么維修,心里真的沒底,日產管你是人情,不管你是道理,而且就算日產管,也就三大件零件通用,外觀件沒有了廠商體系,真的一點保障都沒有,現在最擔心不是我想開幾年,而是在沒有廠商維保體系的維護下,還能開幾年”。

    面對東風雷諾的諸多不確定性,車主、經銷商和員工等利益相關方,對如何善后保持高度關注;可是,目前的善后工作卻還停留在“宏觀層面”,相關的實施細則沒能及時跟進。

    事實上,東風雷諾只是近期市場及合資企業變動的一個縮影。近兩年相繼退出歷史舞臺的長安鈴木、長安PSA等,對于經銷商、員工、工廠以及車主等方面的善后細則,也一直都是謎一樣的存在。此外,在中國市場幾近“名存實亡”的菲亞特等合資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有數據顯示,2019年,菲亞特在華銷量僅23輛,尚不如東風雷諾的市場表現。那么,作為“接盤俠”的各大集團,是否已經做好足夠的準備,又能否給員工、給經銷商和廣大車主一個明確的交待呢?對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仍將持續關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躍躍)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