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買車別忘了這項參考標準 CA-CAP標準測測汽車耐老化

    原標題:買車多了項新參考指標:中國汽車耐腐蝕與老化評價規程

    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碰撞安全類、動力經濟類、能耗類……各類測評指標是消費者買車的重要參考。然而品牌多、型號雜、技術名詞生僻高冷……不少人在買車的時候,依然選擇困難癥“上身”。

    2月14日在海南博鰲,一項新的汽車測評指標——中國汽車耐腐蝕與老化性能評價規程(CA-CAP)發布首批正式測評車型的測評結果,也為廣大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提供一個全新維度的參考指標。

    什么是CA-CAP?

    CA-CAP是在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下,由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國內汽車檢測機構、生產企業等20多家單位共同發起的汽車測評項目。

    汽車腐蝕老化會破壞產品外觀,導致功能失效,縮短使用壽命,影響二手車殘值,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汽車從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到暴露出腐蝕問題,往往是3年以后甚至是更長時間。

    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CA-CAP測評事業部總監符小鋒介紹, CA-CAP測試主要由包含鹽霧噴射、高溫高濕停放、鹽水飛濺路、鹽水槽和碎石擊打等主要工況組成,每循環24小時,測試周期為60循環。測試結果的評價由零部件腐蝕外觀、漆膜劃痕和功能評價三個一級指標及若干個次級指標構成,每個指標都有相應的評價分值。最終按照耐腐蝕性能優劣,分別劃分為0-5星級,便于消費者進行選購對比。

    濕熱暴曬是影響汽車整車性能、零部件腐蝕老化的關鍵因素,而海南獨特的高溫、高濕、高腐蝕、多雨的濕熱氣候環境,在汽車產品耐候性方面,具有縮短驗證周期、凸顯驗證效果等優勢。符小鋒說,留意到消費者特別關心車輛使用三年、六年后的狀況,于是模擬出最惡劣的汽車使用環境,制定測評的循環過程,“10循壞相當于1年,60循環就是6年,每個循環節點都有影像記錄,以此對比觀察車輛的金屬、塑料、橡膠等材料的老化程度。”

    首批經CA-CAP測評的車輛表現如何?

    符小鋒介紹,首批有6款車參與CA-CAP測評,涵蓋了轎車、SUV、自主、合資、燃油、電動等多類型車型。相關車型由測評工作組在經過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批準后,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汽車4S店購買。測評結果顯示,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汽車耐腐蝕方面的表現雖存在差距,但自主品牌的產品逐漸趕上合資品牌的產品。

    根據市場用戶調研以及統計數據,我國消費者對車身剮蹭、油漆劃痕較為敏感,故CA-CAP特別增加車身涂層劃痕評價作為加分指標。結果顯示,6款測評車型中車門及翼子板區域耐腐蝕工藝、材料處于較高水平,說明該區域普遍得到各生產企業的重視,而車頂蓋區域得分率最低,有待引起重視。

    符小鋒說,此次CA-CAP測評,共暴露了125個汽車產品耐腐蝕問題,其中制造工藝領域誘發的問題占比較高。業界需普及和應用一體化壓鑄、鋅鋁鎂合金熱鍍、自動柔性裝配等工藝,降低汽車產品腐蝕問題的發生。“CA-CAP是汽車檢驗檢測領域一個突破性的成果,有益于提升汽車產品的耐腐蝕與老化性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可檢測司一級巡視員喬東認為,早前《乘用車耐腐蝕性能測試評價規則》團體標準的發布為CA-CAP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建議CA-CAP以消費者關注度為出發點,建立主觀評價與客觀測試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用高質量檢測行為,推動CA-CAP品牌獲得行業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記者 王曉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15 08:55
    ·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