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BBA退出價格戰?寶馬部分門店已漲 奔馳奧迪也要跟漲

    原標題:BBA退出價格戰?寶馬部分門店已開漲:有車型漲價3萬,奔馳奧迪也要跟漲

    “你要是上個月來,還能拿到1字(備注:十來萬)開頭的價格,現在肯定是沒有這么便宜的了。”上海閔行區某寶馬4S店銷售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了漲價傳聞。

    日前,“寶馬中國退出價格戰”“寶馬全系漲價”等傳聞引發消費者關注。有業內人士在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因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寶馬將從7月起,通過減少銷售量來穩定價格,緩解門店經營壓力,7月份門店批售任務下調了15%。

    寶馬方面相關人士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下半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

    澎湃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經銷商發現,寶馬確實已漲價,且“漲幅”最高達3萬元,而奔馳、奧迪銷售人員也透露了漲價預期。

    寶馬銷售:最高“漲價”3萬元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走訪門店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寶馬4S店銷量并未因大幅降價而回暖,不少門店面臨較大經營壓力。第二季度,寶馬方面開始為全國4S店提供多項扶持政策,覆蓋新車、二手車,以及金融、售后等,4S店因此才緩解了部分壓力。

    針對“寶馬全系漲價”的說法,前述銷售人員表示,“也不是說全部漲價,還是有很多車型價格一直較為穩定,波動很小。”

    她介紹,本次漲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年輕款車型,真實的漲幅最高的會達到3萬元左右。例如寶馬X3領先型目前落地價為35萬至36萬元,而一個月前的落地價最低到過33萬元左右。

    再如寶馬“地板價”車型iX1,其落地價一度跌至19萬元。上海寶馬4S店銷售人員表示,目前iX1落地價已經漲回20萬元以上。不過浙江一寶馬經銷商對澎湃新聞記者透露,由于iX1在浙江并沒有“綠牌”的優勢,在一客一價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做到20萬元提車。

    今年上半年,由于價格戰肆虐,車市銷量表現普遍不理想。寶馬在中國市場這個最大的單一市場銷量也出現下滑。官方數據顯示,寶馬(含MINI)上半年在中國市場銷量為37.59萬輛,同比下滑4.2%,而全球銷量則為增長2%。

    需要指出的是,“漲價”相對的是此前較大折扣的價格,并非在官方指導價上直接提價,更通俗的理解為,優惠幅度減少了。

    BBA都退出價格戰?銷售人員:即將漲價

    隨著寶馬公開宣布穩定價格體系,奔馳和奧迪也計劃逐步收縮優惠力度。

    上海浦東某奧迪4S店銷售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現在入手奧迪是較好的時間段,因為奧迪后續肯定也會漲價,并且所有車系價格都會上漲。

    不過針對具體漲價時間,對方表示,門店仍在等廠家通知,銷售人員建議近期有買車計劃的可以進店看車先付定金,落地價會受落地時間影響。

    另一上汽奧迪城市展廳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奧迪售價仍處于低位,如奧迪A7L標配可36萬元左右落地,中配可38萬元左右落地。奧迪A7L上市官方指導價為41.87萬-69.97萬元,上市后售價一路走低,有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奧迪A7L最低價還普遍停留在37萬元左右。

    奔馳銷售人員也透露了漲價預期。他表示,奔馳受寶馬漲價、奔馳自身減產等因素的影響,估計會在兩周左右之后漲價。目前,奔馳C260L落地價僅為28萬元左右,A級落地價不足19萬元,同樣處于歷史低價區間。

    今年上半年,奔馳在華銷量為35.26萬輛,低于去年的37.72萬輛;奧迪方面尚未公布在華銷量。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BBA(奔馳、寶馬、奧迪)的入門級車型今年以來價格一路走低,主要是因為這些入門級車型面向年輕人群,價格更敏感,這一價位區間也與國產品牌形成正面競爭;而寶馬5系等車型受價格戰影響其實相對較小,價格體系比較穩定,因為對于商務人群而言,品牌對購車決定的影響更多。

    此外,崔東樹還提到,車企參加價格戰,如果沒有新品來支撐“輪動化的降價”(老車型降價到底后,馬上推出新車型頂起價格體系),而是貿然一路降到底,最后將對自己造成巨大打擊,這并不利于中國市場穩定和外資品牌的長遠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吳遇利 實習生 陶樂萌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17 16:15
    · 來源 ·
    澎湃新聞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