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大幅貶值。而股市震蕩、央行連續降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日漸走低,部分敏感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外幣理財。8月25日,央行再次宣布“雙降”,自8月26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自9月3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年內第四次降息及第四次降準,本次雙降預計釋放流動性7000億元。
“雙降”助推銀行理財產品“破五”
“近期中行發行的短期理財收益沒有超過5%的,短期35天的一款產品的收益率是4.2%,36天的產品收益在3%。35天的產品屬于封閉型的,也就是說,在購買后到規定的期限不能取出或調整。180天的理財產品收益較高一款年化收益率能達到4.75%,但是這款產品的門檻很高,對個人資產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個人資產達到百萬才能購買。”中國銀行的理財客服告訴記者。
記者又咨詢了建設銀行的理財客服人員,工作人員表示:“建行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有一款剛發售完的產品,產品期限是42天,年化收益率是4%。還有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高一些,93天的收益率是4.7%,最低認購價格是5萬元。100天的產品收益率是4.2%,但是認購價格要達到100萬。155天的產品收益是4.4%,最低認購價格是5萬元。建行在8月12日推出67天的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是1%,最低購買金額是9000美元,現在這款產品發售已經結束。”
8月26日央行再次“雙降”,這也是年內第四次降息及第四次降準,此外央行還多次進行逆回購,市場資金面越來越寬松,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紛紛下跌,互聯網寶寶跌破3%,銀行理財跌破5% ,P2P跌破15% ,預期市場利率將繼續走低。
首選美元產品,其次歐元日元
青島工商銀行中央商務區支行理財經理尹志鵬介紹說:“目前青島地區辦理外幣兌換業務的還是很多的。知道人民幣貶值,美元逐漸走強,都會選擇把人民幣兌換成一些外幣,而首選的就是美元。比較有資金實力的投資者會選擇投資外幣理財產品。”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7月外幣理財產品月發行量在140~192款之間,而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量則在5803~7968款之間,兩者相差甚遠。在外幣理財產品中,美元產品能占到2/3左右,港元、澳元、歐元、英鎊及其它幣種理財產品占到1/3左右。
“工行現在主要售賣的是美元和歐元的理財產品。美元一年期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為2.2%。目前澳元的理財產品收益最高,其他外幣產品的收益都差不多。這與每家銀行的投資品市場不同,也就是外幣的投資標的物不一樣。在最低購買金額上,工行的美元產品是80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跟人民幣理財產品最低購買金額5萬元差不多。但是國內的外幣理財產品的種類上還是不多的,市民也可以選擇境外銀行的理財產品,境外銀行的產品種類相對較多,但是年化利率的一般都是浮動的。
在幣種選擇上,首選應該是美元,因為美元由于加息影響會進一步走強,匯率差也就更大,有投資潛力。其次就是歐元和日元,由于這兩種貨幣在前段時間已經跌到一定的點上,下一步將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尹經理建議。城市信報/信網見習記者 張俊達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