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自今年6月迄今,市場出現大調,許多股民都遭遇了“腰斬”,而在某國企做財務的戎女士不僅損失了近200萬資金,還影響到了自己的家庭關系,這使她抑郁寡歡。在記者和戎女士所在公司工會的合力安撫下,暫時緩和了戎女士的家庭關系。
雙重壓力股市、家庭讓她崩潰
“不想出去吃飯,沒有胃口。”最近一段時間,戎女士幾乎日日寢食難安,拒絕了所有朋友的吃飯邀請,整個人顯得十分憔悴。“從沒有遇見過這樣的行情,連出逃的機會都沒有。”戎女士捧著一杯熱茶說道,眼神里滿是憂傷。
6月上旬,戎女士在36元的高點位購進了1.8萬股的遼寧成大,投資近65萬,可剛入手沒幾日股市開始大幅走低。“當時覺得苗頭不對,可想逃就是逃不掉!08年熊市的時候也沒有這樣過!”戎女士說。據她回憶,遼寧成大當時連續遭遇了數個跌停板,股指一路下滑到16元,直到7月7日,她終于下定決心拋出1萬股。在戎女士拋出后的次日,該股對外宣布停牌一直至今。
如果說遼寧成大只是她選股的小失誤,那么看著自己盈利數十萬的股票逐步縮水,利潤幾乎被抹光,戎女士顯然更是受傷。戎女士投資100萬,在4元的低位買入了中華企業,股價一度漲至6.34元的最高點,盈利近60萬。但她并沒有及時收手,暴跌驟至,只能眼看著到手的利潤被蠶食殆盡。可就當她將中華企業全部拋出小賺10萬之后,該股又逆勢上漲,連續迎來漲停。
對于戎女士來說,更大的痛楚還是源于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與慰藉。據了解,戎女士一家三口,丈夫體弱早早退休,她是家里的“經濟支柱”,一家人對于炒股本就有所分歧。如今,戎女士屢受重挫,本該同甘共苦的家人,卻并未給予她足夠的精神支持,反倒冷言冷語,諷刺挖苦。在家人的壓力下,戎女士在8月初又先后將兩只個股:海南高速,隆盛股份在最低點拋出,損失接近20萬,隨后兩股均迎來連續漲停。
昔日股市也曾帶來幸福生活
曾經,戎女士也是由于股市才有了殷實的生活。1992年,財會出身的戎女士敏銳捕捉到了股市的機遇,便毅然決然地投身股市,這在當時是很需要勇氣的。“丈夫首先就反對,他和他同事都覺得股市是資本家的玩意兒,而且女的整天‘錢錢錢’的多不好!”戎女士說道。不過,“知識+興趣”使戎女士的股市之路走得順風順水,對飛樂音響、延中實業、電真空這些購買過的“老八股”,她如數家珍。懷揣8000元入市的戎女士,股票越做越好,資產很快就實現了翻番。“當時和先生兩個人工資都不高,卻能過比較舒服的日子,這都要歸功于股市。”戎女士憶往昔時感嘆道。那時的股市還沒有如今電子化的交易平臺,戎女士每天早上都騎著車從閘北趕到證券公司交單,然后再匆匆去上班。炒股、換房、購車、再換新房,戎女士實現了物質生活的大提升。
然而,在這一輪的股災中,她的股市市值從最高點220萬下跌至今,僅剩余35萬元。然而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由于炒股損失未能順利購置婚房,兒子和女友分了,兒子又把一肚子火全推到戎女士身上,一家人有大半個月未能坐在一起吃飯。“事情鬧成這個樣子,我已經快崩潰了。我現在最害怕看到開盤,看到指數,我打算全部割肉割掉!”戎女士坦承已對炒股票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多年積蓄,損失殆盡。受此重創,戎女士精神抑郁,連續幾天請假沒有上班。
工會關注職工股民越來越多
“以前她經常給我們推薦股票呢。這陣感覺她整個人都蔫了,我們蠻擔心的。”同事章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最近幾日,戎女士連續請了好幾天事假,這也引起了該企業工會的關注。據該工會副主席惠女士介紹,工會目前已出面干預安撫,對戎女士和其家人進行談心,幫助舒緩她的苦悶,尤其叮囑她丈夫兒子,勿再以股市相刺激。
惠女士透露,這幾年行情漸起,企業里炒股的人越來越多,老同志小青年都有,這也給工會的工作提了新要求?;菖刻钩?,“以前總覺得炒股是職工的私事,因此很少過問。這不最近跌得厲害嘛,所以工會也開始和一些炒股的職工私下聊聊股市,了解一下情況。虧得比較厲害的,就會及時安撫一下。”
對于如何平衡炒股和工作,惠女士說:“老同志相對來說比較穩重,工作和股市分配拿捏得比較好,小青年在這方面差一點。”不過,由于工作性質決定,該企業并沒有禁止職工在工作時間炒股。“我們的工作畢竟不是‘流水線’式的工種,因此并不禁止職工炒股,但我們一直建議大家要合理分配精力。比如接到任務了就專心做,閑下來關注一下股市。”惠女士透露,和其他企業一樣,企業的電腦后臺系統是有監控,炒股軟件是無法使用的。近期,工會正在討論一些關注職工股民的辦法,具體內容就涉及對遭遇損失股民的心理疏導等。
心理醫師性格缺陷者慎入股市
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楊醫師告訴記者,最近股市行情波動較大,很多股民來咨詢,他們心情很糾結。“一邊坐著說自己最近郁悶不快,一邊卻還捧著手機緊盯行情。”另外,不少股民都是因為炒股炒出了家庭矛盾。實際上,有些家庭對炒股意見不一致,賺錢的時候家庭氣氛還比較和諧,等到賠錢的時候矛盾就集中涌現出來。
楊醫師建議,如果夫妻倆都炒股,可以分開賬戶,相互促進。如果夫妻一方炒股,另一方就要信任炒股的人,心理上要有承受力,無論輸贏,做為精神上的后援。否則,輸的可能就不只是股市,沒準兒輸的會是一個家庭。
從專業角度,楊醫師分析認為,股票的漲跌往往只是情緒宣泄的導火索,“心病”不是偶然發生的。類似太偏執、太懦弱、太追求完美等性格存在缺陷的人,最好不要輕易踏入股市,這些人一旦遇到股市暴漲暴跌,容易陷入心理困境,無論掙錢賠錢,都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照片中人,非文中涉及人士)(東方網)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