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誰在操縱“妖股”股價:寧波敢死隊浮出水面

    2015-09-14 10:25:2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亞麥

    有私募人士表示,在目前仍然活躍在市場上的“敢死隊”成員中,相較于其他人,馬信琪、孫國棟等人可能只是小角色。

    “退潮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在持續暴跌而引發的空前嚴厲的監管面前,此前輪番登場的“天價股”、“股王”,終于現出了操縱股價原形。

    根據證監會9月11日通報,因涉嫌操縱全通教育、暴風科技股價,馬信琪、孫國棟兩人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處罰,金額合計接近4700萬元。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兩人均有國內著名游資“寧波敢死隊”背景。

    全通教育、暴風科技均是此前大受追捧的天價股,全通教育還一度登頂“股王”。除了全通教育,孫國棟還涉嫌操縱中科金財、如意集團、西部證券等13只股票價格。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股價涉嫌被操縱的股票,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重倉的股票。

    “寧波敢死隊”魅影

    根據證監會通報,馬信琪在2015年7月31日,多次大筆申報買入后快速撤單,以不成交或少量成交的方式拉抬暴風科技股價,隨后快速賣出之前持有的部分股票獲利。

    而孫國棟操作全通教育時間相對較長。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間,其在開盤集合競價階段、連續競價階段、尾市階段,通過虛假申報、連續申報抬高股價等方式影響“全通教育”等前述13只股票價格,并于當日或次日反向賣出獲利。

    對于A股市場來說,馬信琪、孫國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人物。早在2006年,馬信琪的身影就曾出現,并引起市場關注。但近10年過后,外界對其真實身份、背景燈仍然所知無幾。

    9月11日,證監會公布上述處罰信息后,市場均將目光指向一度在A股市場呼風喚雨的游資“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有消息稱,馬信琪不但來自“寧波敢死隊”,且屬核心成員,孫國棟也同樣如此。

    據媒體報道,早在2006年,就有一則博客文章列出了全國十多個“敢死隊”操盤手的名字,其中寧波提到4家,分別為銀河證券寧波解放路營業部、和義路營業部,以及光大證券寧波解放路營業部、開明街營業部。該博客文章還稱,這4家營業部的主要操盤手中,就有一人名為馬信琪。

    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深圳某老牌私募高層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表示,馬信琪“寧波敢死隊”的背景應該是真實的,且在圈子里擁有相當知名度,但由于行事低調神秘,一向少與業內來往,因此對其具體情況也不清楚。

    而據上述博文內容,在“寧波敢死隊”中,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由馬信琪操盤。而暴風科技上市以來,頻繁在龍虎榜出現,而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曾在8月7日現身,當日買賣金額最大的前5名中,均有該營業部。其中,買入金額位居第4,賣出金額則為第一。

    “根據我們的了解,寧波敢死隊主要靠研究圖形,通過超短線交易獲利,早期資金規模也不大,對市場的影響也比較小,但現在都是動輒幾個億的資金在那里弄。”上述私募高層人士說,“寧波敢死隊”操盤時幾乎不看基本面,而是依靠技術分析。

    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敢死隊的策略可能也已經“鳥槍換炮”。一方面,其資金可能已經從最初的個人資金,發展到以代人理財、發行私募產品等方式,籌集更為大量的資金,操盤資金更為雄厚;另一方面,隨著實力的增強,甚至試圖聯合坐莊機構投資者影響股價。

    上述私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有人曾數次尋求與該公司合作,試圖共同拉抬其持有的股票股價。“當時對方就問能不能幫他們買某只股票,但是我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幫對方托股價,就算沒有法律風險,市場風險也還是很大。”

    “A股高換手率的特性,短線操作肯定有生存基礎,模式也是成立的,很多人這么做都賺了錢。”深圳另一家私募人士表示,如果僅止于此,作為一種交易策略無可厚非。但據其了解,“寧波敢死隊”中很多人的操盤資金都在億元級別以上,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加大,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實在很難說”。

    上述私募人士還表示,根據目前流傳的各種說法來看,在目前仍然活躍在市場上的“敢死隊”成員中,相較于其他人,馬信琪、孫國棟等人可能只是小角色。

    “妖股”背后的大佬

    在操縱暴風科技、全通教育過程中,馬信琪、孫國棟獲利并不多。根據證監會披露,馬信琪操縱暴風科技所得為44.1萬元,孫國棟操縱全通教育違法所得為1129.8萬元。

    “馬信琪操縱暴風科技時間比較短,但孫國棟操縱全通教育前后長達半年左右,獲利也才1000多萬元,說明他們的能量還不夠。”上述私募人士認為,從證監會披露信息來看,單憑馬信琪、孫國棟等民間游資,尚不足以操縱暴風科技、全通教育股價。

    實際上,孫國棟操作之時,恰逢全通教育股價一路暴漲之際。從2015年1月,其股價從不足100元,一路狂飆至最高時的467.57元,漲幅高達4倍左右,總市值最高時則接近900億元。

    在此之前,市場就已普遍質疑,全通教育、暴風科技等股價狂飆,背后涉及基金聯合坐莊。而涉嫌被馬信琪、孫國棟操縱股價的多數股票中,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機構投資者均扎堆出現,不少基金買入時間,正是在這些股票暴漲之際。

    2015年3月,暴風科技上市后,股價一路暴漲,連拉34個漲停。當時市場盛傳,基金已經離場。但實際上,基金大佬王亞偉執掌的千合資本,恰恰就在4月中旬以后大量建倉暴風科技,直至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根據2015年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底,暴風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席位,全部為公募、私募基金占據,持股數量共計約2900萬股,其中包括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旗下千合紫荊一號,二季度末的持股數量為128.28萬股,占比為4.28%,位列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全通教育、如意集團等亦是如此。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通教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除了兩名自然人外,其他全部為機構投資者。而如意集團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同樣也有8家為公、私募基金機構。

    據華潤深國投網站信息,截至6月15日,千合紫荊一號單位凈值為1.6517元,成立不到兩個月收益率達65.17%。但到了8月14日,已下降到1.1235元。由此可見,其對暴風科技的“支持”力度。

    “很多沒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股價漲到天上去了,很多機構投資者確實起了不好的作用,他們的品牌效應,在A股投資者以散戶為主,而且不理性的情況下,助推了市場的盲目情緒。”上述私募人士說。

    楊佼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