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8月末,全市小額貸款公司歷年發放貸款金額累計超過400億元大關,投向“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占比近九成,成為青島一支真正面對廣大中小企業和“三農”的“草根金融”力量。
標桿性小貸公司不斷涌現
我市小額貸款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標桿式小貸公司不斷涌現。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從2009年試點之初的3家發展到了目前的48家,注冊資本82.66億元。我市小貸公司機構數量和注冊資本規模都已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6月10日,綠地申花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在青島正式掛牌營業,注冊資本5億元,是青島首次引入省外資金發起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該小貸公司由上海綠地集團全資子公司綠地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是綠地金融在繼上海、重慶、寧波之后設立的第四家小額貸款公司。
2014年,設立注冊資本10億元的青島城鄉建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為省內目前資本金規模最大的小貸公司。今年4月末,根據《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關于支持小額貸款公司做優做強的通知》,“注冊資本達到5億元、或者上年度分類評級達到一級且總資產達到5億元的小額貸款公司,經申請可在全省范圍經營。”自此,青島城鄉建設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范圍擴至了全省。
這些標桿性小貸公司的設立,對整個小貸行業而言有不小的帶動作用。“我們的貸款額度從2000元至100萬元不等,對個人的貸款額度是2000元至60萬元,對企業的額度是10萬元至100萬元。與銀行貸款相比,我們最大的特點是貸款速度快,對不需要考察產品和項目的貸款3天內即可放款,需要考察的5天內錢就能到賬,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客戶當天就能放款。”全省首家外資小貸亞聯財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李濰澤表示。
支農支微特色不斷彰顯
三農、小微始終是小額貸款公司支持的主要對象,這也是小額貸款公司設立的初衷。
“我市小額貸款公司通過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按照‘商圈客戶’‘產業鏈客戶’‘銀行助貸客戶’‘供應商客戶’等各類客戶群體的不同特點建立多種信貸經營模式,形成了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特色運營圈。”市金融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截至8月末,2015年我市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5042戶5833筆79.83億元,其中,涉農貸款840戶993筆13.51億元,小微企業貸款2074戶2521筆52.79億元,金額分別占貸款總額的16.92%和66.13%。切實發揮了小額貸款公司在支農支小方面的作用。
城陽區一家服裝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張明陽從亞聯財小額貸款公司拿到10萬元貸款,心里懸了多日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了。“多虧這筆錢我們才能按時采購原料交貨,否則不僅要賠償數倍違約金,新開發的一個國外客戶也肯定泡湯。”張明陽正是我市通過小額貸款公司獲得“救急錢”的眾多小微企業之一。
融資方式創新涌現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小額貸款公司自身融資方式創新涌現。1月16日,黃島民澤小額貸款公司于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成為青島市第二家、開發區第一家掛牌的小額貸款公司。在它之前,萊西宏遠小額貸款公司已成功在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8月3日,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首單小貸收益權產品正式發行。此次發行產品為魯金小貸·即墨卓瑞小貸2015年第一期小額貸款資產收益權,轉讓主體是即墨市卓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產品期限90天,發行金額30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7.3%,主要用途為補充即墨市卓瑞小額貸款公司流動資金。在此之前,青島邦信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陸金所”平臺掛牌轉讓7570萬元優質信貸資產收益權,率先實現了我省首家資產轉讓業務的突破。
8月25日,黃島民澤小額貸款公司通過私募債獲得了2000萬元資金,這是我市今年首筆小額貸款公司私募債。“此次發行的私募債總額度為5000萬元,分兩批,第一批是2000萬元,第二批是3000萬元,期限是1年。”民澤小貸總經理薛德峰表示。民澤小貸此次發行的私募債,由山東再擔保集團提供擔保,齊魯股權交易中心作為承銷商,在京東金融平臺發行。
目前開發區恒信小貸在上交所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業務正在穩步推進。私募債發行、同業拆借、大股東借款等其他融資創新業務成為小貸公司對外融資的重要方式。
私募債發行、同業拆借、大股東借款等其他融資創新業務成為小貸公司對外融資的重要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小貸公司債務融資余額7.24億,其中以資產轉讓方式、大股東借款、同業拆借、私募債等創新業務方式融資比重占到了61%。(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鞏國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