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跟朋友慶祝生日,自己的手機卻莫名其妙地不停給別人轉錢。近日島城市民馬先生遇到了這么一件蹊蹺事。“銀行卡、手機、身份證都在我手上,賬戶居然被人連續盜刷了10次。”馬先生郁悶地說 ,生日夜15分鐘內,他的賬戶損失了5000元。對此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平臺均表示馬先生的賬號密碼等信息被竊取,目前馬先生已經報警。據他回憶,一個月錢自己曾收到“10086”發來的積分兌換現金短信,并點擊鏈接填寫過相關資料,盜刷可能與此有關。
生日夜被盜刷10次
據馬先生介紹,6月26日恰好是他的生日,一幫好友在閩江路一家KTV慶祝。凌晨3點多,他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起初還以為是好友發的祝福短信,也就沒在意,但沒想到此后幾分鐘里,手機卻接連收到短信。他這才打開短信查看,這一看卻被驚呆了。
原來,這些短信都是招商銀行客服電話95555發來的轉賬提示信息。記者看到,信息內容為“您賬戶于6月26日03:13分發生網上支付消費,百付寶,人民幣499.00元。”
“開始我以為是這家KTV有問題,因為我剛剛用這張卡買過酒水,我馬上找到KTV工作人員交涉,發現確實跟KTV沒有關系。”馬先生說。與此同時,他的銀行的交易提醒信息仍在不停發送。無奈之下,心急如焚的馬先生趕緊致招商銀行電客服電話,申請凍結了這張銀行卡。
記者清點了一下,短短15分鐘里,馬先生一共收到11條相關信息 ,其中一條為驗證碼的信息 。馬先生最后查詢發現,卡內共被轉走4990元。讓馬先生疑惑的是,10次轉賬,為何只有一條驗證碼?“既然這次需要驗證碼,為什么其他10次卻沒有發送驗證信息,如果每次都有驗證碼,我還可能被盜刷嗎?”馬先生認為銀行方面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此,銀行客服人員給出解釋是,馬先生的手機卡很可能遭人復制,交易驗證碼悉數被截獲,而馬先生收到的這一條應該是沒有被提前截獲的一條。對于工作人員的這一說法,馬先生認為缺乏說服力。“他們能截獲驗證碼短信,為什么不截獲交易提示短信呢,這樣一來他們盜刷銀行卡更隱蔽,就算把卡刷爆了我也不知道啊?”
“10086”短信成疑點
事情過去2個多月后,記者再次聯系到招商銀行方面,客服人員表示,馬先生的銀行卡在26日凌晨確實發生多筆499元的交易記錄。鑒于馬先生確認非本人或親朋操作,工作人員分析是馬先生在某些環節泄露了銀行卡卡號、提款密碼等關鍵信息。對于馬先生提出的諸多質疑,工作人員表示已和有關部門人員對接,同時建議馬先生咨詢轉走款項的第三方平臺。
記者隨后聯系百付寶,客服人員查詢后告知,這些交易應屬于網上詐騙竊取用戶信息后的盜刷行為。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是第三方交易平臺,相關款項已經通過他們轉到相關銀行賬戶,相關情況還是建議馬先生咨詢銀行及公安機關。目前馬先生已經向青島市徐州路派出所報警。相關情況仍在調查落實中。
除了對銀行及第三方平臺的質疑,馬先生也回憶起自己曾經遇到的一件蹊蹺事。馬先生說5月下旬,他收到號碼為“10086”發來的短信,大致內容是他的手機卡積分已經可以兌換172元的話費,提醒他盡快兌換,否則次月將會失效。短信后面還有一個網絡鏈接。
馬先生說,自己的手機號已經用了8年,算下來也應該有很多積分,而且考慮是“10086”官方號碼發的短信,于是就毫不猶豫地點擊了鏈接。手機隨后自動下載了一個軟件,而打開后是一個酷似中國移動官方網站的網頁,里面要求他填寫手機號、銀行卡號等相關信息,用來兌換積分。
馬先生輸入完畢后,手機立即收到一條短信,內容為銀行發送的交易驗證碼,交易金額為2480元。馬先生馬上意識到有詐,他趕緊退出網頁,同時通過殺毒軟件查殺了下載的軟件。“當時沒在意,現在想想被盜刷可能跟這件事有關。”馬先生說。
類似盜刷事件不少
網絡詐騙,是近幾年頻發的侵財類案件,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廣泛應用的今天,騙子的花樣更是層出不窮。記者從警方獲悉,近期他們也接到市民反映的10086號碼發送的積分兌換短信,經調查,這些信息均為詐騙短信,是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冒充10086,以博取用戶信任,進而竊取銀行賬戶錢款,詐騙手段頗具迷惑性。
9月17日,記者咨詢了多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均表示,信息的安全性維護主要由總行負責,對于安全軟件,也在不斷升級,以防卡片被復制、盜刷等。但也需要用戶本人謹慎操作,對于一些不明信息,不要隨意點進去。一旦植入木馬,這是銀行方面很難監控到的。
而一旦銀行卡被盜刷,銀行到底有無責任呢?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偉告訴記者,銀行對儲戶的財產安全保障責任,既是約定的義務也是法定的義務。“銀行方面升級更新不及時,或密碼很容易被破譯,這就是銀行方面的責任。而用戶操作不慎造成損失也有一定的責任。”他說。
銀行方面提醒,在任何情況下,銀行職員或警方都不會要求持卡人提供銀行卡密碼或向來歷不明的賬戶轉賬。對可疑手機短信一定要謹慎確認,如有疑問應直接撥打銀行的服務熱線進行查詢,切記不要撥打短信中的聯系電話或點擊其中的鏈接。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