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多數配資端口或即將關閉 外部接入有望10月重啟

    2015-09-21 08:19:22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亞麥

    \

    存量配資清理正在接近尾聲。據記者了解,不少券商都將清理的進度提前了,部分已經在18日收盤后鎖定買入權限,亦有券商將在9月25日之后將外部端口斷開。提前清理也可以避免最后幾天的扎堆效應。清理完成之后是重建,加強監管,在合規要求下重新接入外部端口,目前政策信息仍不明朗。

    目前業內大多預判,如果多數券商已接入的違規外部端口能夠在9月內得到清理完成,外部端口的申報評估,則有望在10月份迎來重啟。

    在業內人士看來,6月中旬以來遭遇叫停的外部端口接入業務迎來重啟后,也將有利于將更多的增量資金向A股引流。

    6起配資案罰沒1.51億

    配資清理仍在持續,與之相關的追責舉措也一同到來。

    證監會發言人鄧舸9月18日宣布,證監會對涉嫌從事的非法經營證券的5家配資公司和1名自然人處以行政處罰。

    據鄧舸透露,前述五家公司分別為湖北福誠瀾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致臻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豐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臣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杭州米云科技有限公司及自然人黃辰爽。

    除口頭處罰外,上述配資活動亦遭到了來自證監會的真金白銀的罰沒;據記者統計,6起案件合計罰沒款項將不少于1.51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配資公司首度受罰,意味著場外配資清理的監管震懾力正在增強。“之前只是軟件商和券商,現在配資公司也受罰了,這說明證監系統針對配資的執法范圍正在擴大。”一位早期參與配資系統設計人士指出,“但實際上,配資公司的數量非常之多,但因為執法成本是客觀存在的,所以要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配資公司進行處罰,這對執法震懾力的提高也有一定意義。”

    事實上,證監會也表示,對于前述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的情況,一經查實,將“堅決嚴厲打擊”;在前述系統設計人士看來,這或意味著,監管層仍不會停止對潛在的配資活動開展的摸底與處罰。

    大部分端口或一周內關閉

    配資機構受到追責的同時,在存量配資的清理環節,監管部門與券商似乎也并未松懈。

    據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上月底下達的一份配資清理通知顯示,除兩家規模在300億元以上的券商外,不少于2000億元規模的違法配資規模需要于9月30日前完成清理。

    但有券商人士向記者透露,前述時間表只是監管層要求各家完成清理時限的“底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券商都將時間表進行了前移。

    事實上,多數券商的清理方式分為兩步,一是關閉配資賬戶外部端口的買入權限,做到只許賣、不許買;二是徹底關停存量外部端口系統,其賬戶查詢、轉賬、賣出等全部功能將被鎖死。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來,多家券商叫停外部端口買入權限的時間是9月18日,而徹底斷開外部端口鏈接的時間則落在了9月25日;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的違規外部端口將在未來的一周以內悉數關閉。“我們的計劃是這周末關閉買入權限,下一個周末關閉端口。”華北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負責人坦言,“關閉端口后,賬戶就只能用券商自己的系統交易了。”

    相比之下,也有券商在清理節奏上更加迅速。例如,廣發證券在發給中融信托的告知函中就透露,其將在9月18日收市后暫停外部接入信息系統權限。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證監會對于配資清理標準的進一步詮釋,也提高了券商主動清理配資端口的效率;9月17日晚,證監會表示,場外配資清理不可“一斷了之”,可采取變更端口、非交易過戶等方式進行證券資產與賬戶的存續。 (21世紀)

    外部接入重啟或迎增量資金

    多數券商之所以對清理違規外部端口積極配合,其原因除滿足監管層的清理要求外,還與其為未來盡早恢復外部接入信息系統業務進行合規準備有關。

    據記者了解,目前業內大多預判,如果多數券商已接入的違規外部端口能夠在9月內得到清理完成,外部端口的申報評估,則有望在10月份迎來重啟;而目前,部分券商恰恰在一邊加快配資清理,另一邊已在對外部端口業務的重啟著手進行著準備。“我們聽說的是9月底、10月初的時候可能會重啟。”江蘇地區一券商機構部經理表示,“所以所有的項目和合同都在進行前期的準備,現在也是等監管層的放行,到時希望能夠將這些項目正常推進。”“理論上說,只有把原來的配資等違法接口問題清理干凈了,才能去申請評估認證新的第三方端口。”廣東一家券商人士也表示,“所以我們也在抓緊清理有問題的存量賬戶。”

    事實上,新增外部端口接入于今年6月中旬被叫停以來,被攔在A股門外的,除違規配資資金外,還包括通過外部端口開展各類策略交易的正常資金;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業務重啟后,相應的資金也有望得到解放,并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外部端口的業務重啟后,潛在的策略資金也會返回A股,即便沒有了配資盤,這部分仍然會成為增量資金,并推動市場活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還沒有收到接口重啟的消息,但最終還是取決于監管層如何判定外部端口的合規性。”

    保監會:混業經營風險傳遞不容小視

    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正在向綜合化經營轉變,將業務觸角延伸至非保險領域,這為險企風控帶來更大難度。日前,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強調,混業經營的風險傳遞不容小視。“混業經營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但也存在著較大的潛在風險,不同行業風險之間的關聯度更加緊密,一個公司的風險很可能會傳遞給其他公司,一個行業的風險也可能傳遞給其他行業,而且這種風險往往具有傳遞快、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等特點。”陳文輝表示,保險機構除了與其他金融行業存在混業經營風險外,與互聯網和健康養老等實體經濟也存在上述風險。

    據了解,保險業正在進軍混業經營時代,與銀行、基金、信托等金融領域互相融合,同時還向實體經營擴張,如不斷向地產、健康、醫療等領域發展,風險相關性不斷增強。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已有10家保險集團的業務規模和總資產占行業近70%,在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而這些保險集團已經或正在爭取擁有金融全牌照。除混業經營存在風險外,融入互聯網之后,保險業的風險正在不斷顯現。據介紹,移動互聯網和App微客服等營銷渠道的拓展、大數據技術帶來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創新、互聯網共享經濟理念引起全社會對互助保險的關注,而陳文輝指出,保險業還存在著應急處置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災備建設進度和分布不均衡等風險隱患,以及線上線下服務不匹配等問題,互聯網保險風控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 (京商)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