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海外市場普漲、配資清理收官等因素影響,機構對A股樂觀情緒逐漸升溫。經歷了國慶假期的休整,唱多聲音再起。10月8日,A股迎來開門紅,創業板指數大漲近6%,普漲格局再現。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三季度大幅調整和擠泡沫后,杠桿資金風險得到有效釋放,市場整體估值向理性回歸,四季度A股有望走出修復行情。也有券商人士認為,外圍宏觀環境尚待觀察,市場估值水平抬升仍需要時間。
樂觀情緒升溫
在經歷9月曲折的“磨底”過程后,市場低迷走勢似乎出現轉機。10月8日,A股市場迎來節后開門紅,滬深兩市高開高走,中小盤股走勢強勁,兩市成交量明顯回升。繼前一個交易日小盤成長股強勢沖鋒后,昨日有色金屬、券商等大盤藍籌股亦受到帶動,市場上呈現出大小盤雙升的格局。從目前來看,配資清理大限已過,融資余額出現企穩,資金的謹慎情緒有所修復,滬深兩市成交額也出現回升。
由于外圍市場表現搶眼,投資者對A股市場后續行情的樂觀預期開始增多。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長假期間,受美聯儲加息預期降低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走強提振,海外股市普遍有所反彈,其中新興股市的反彈幅度更大。“境外股市上漲的驅動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美歐日經濟數據疲軟,尤其是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低市場預期,引發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下降;二是中國推出提振住房與汽車消費的穩增長舉措,導致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穩增長的預期升溫。”魏鳳春認為,上述兩個因素至少在10月將持續,在海外市場上漲的氛圍烘托下,A股在10月有望走出反彈行情。
受樂觀情緒影響,外資機構開始唱多A股市場。10月6日,花旗集團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截至2016年底的未來五個季度中,全球范圍內最值得看好的是亞洲股市,其中包括A股在內亞洲新興市場有望上漲30%。倫敦對沖基金Al-gebris表示,目前正是買入中國股票的良機。據了解,最近數周內,該基金已向中國股市投入數千萬美元,為2006年基金成立以來的首次。
尋底即將完成
國內機構投資者對A股的態度也逐步轉為謹慎樂觀,唱多聲音有所增多。不少公私募基金認為,當前市場去杠桿已經接近尾聲,市場尋底過程即將完成,利空因素正在逐漸減少,改革舉措頻頻出臺等利好因素逐步增加。當前投資者倉位普遍較低,如果市場反彈跡象明顯,資金將會加速入場,反彈行情也將一觸而發。
不少機構人士認為,10月 “清理場外配資”的利空出盡,加上寬松背景下的“資產配置荒”,為后續市場的反彈蓄積能量。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經過兩輪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已跌破年線,跌至3000點附近,將今年以來指數漲幅和整體投資者收益全部抹掉。A股市場去泡沫已經比較徹底,除小盤股和題材股估值泡沫較大外,部分藍籌股已經跌出價值。“低估值藍籌已經探明估值底,未來對情緒波動的抵御能力大幅增強,當前市場杠桿風險 總體 可控,不必 過度 恐慌。大盤正進入縮量整理、震蕩筑底階段,四季度有望否極泰來,觸底回升。”
當前公私募等機構對四季度市場的走勢普遍轉向謹慎樂觀,部分基金經理已經開始進行小幅加倉操作,有些此前倉位降至一成的私募也開始試探性布局,將倉位加至三成左右。深圳智誠海威投資總監張弩表示,由于此前市場反復震蕩,私募基金目前整體保持謹慎,操作倉位仍處于歷史低位。市場一旦出現明顯的轉機,或底部基本明確,就可以重倉快速布局。“目前主要工作就是積極精選個股,儲備投資標的,以確保反彈明確后能夠快速進場。這也意味著后續市場上漲的速度會非???。”
機構看多四季度
在市場利空出盡、利好聚集、外圍環境改善的背景下,不少券商也開始“空翻多”,看好10月A股走出修復行情,對四季度市場持“樂觀態度”。有券商人士甚至預測,A股有機會出現中級反彈行情。
申萬宏源認為,市場最壞的情況是進入“正常的熊市”,但熊市會有反彈。如果出現重磅政策催化,很可能出現類似上證綜指2009年那樣的大反彈。海通證券表示,目前資金充裕是有利因素,市場情緒有望因政策加碼受到提振,看好四季度A股的修復行情。
從近期機構唱多市場的理由看,四季度行情走好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匯率階段性穩定、財政政策加碼、貨幣寬松持續、市場技術性反彈可能性加大、估值洼地出現等。興業證券分析認為,目前股市處于構筑“市場底”的黎明之前,最遲到10月上旬,做空動能將進一步衰減,反彈動能不斷孕育,四季度可能出現“利空出盡”之后的大級別行情。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在經歷前期較長時間的劇烈調整后,市場風險仍然存在,套牢盤待消化,短期震蕩可能持續。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引發部分板塊上漲的利好因素僅為短期因素,并不能支撐持續反彈,投資者需謹慎布局。
中證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