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多家上市公司終止重大資產重組 停牌風險待化解

    2015-10-15 10:06:11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

    近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頻出意外,遭遇終止的不在少數。僅國慶長假后就有大連熱電、西部資源、昆明機床、中源協和、中技控股、東晶電子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此外,部分公告重大事項方案的上市公司“無奈”面臨補跌行情。據統計,截至10月13日,目前兩市中仍有約109家在今年二季度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的上市公司未復牌,而7、8月間停牌的上市公司仍有約188家未復牌。這部分在市場非理性下跌前高位停牌,借勢推動資本運作以及下跌后停牌避險或資本運作的上市公司仍面臨很大壓力。

    高掛免戰牌原因多樣

    據初步統計,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停牌的上市公司仍有400多家未復牌,未復牌公司集中在二季度以及7月至8月期間。其中二季度停牌目前仍未復牌的公司有109家左右,其中5月有約31家,6月有約65家。而在市場非理性下跌后,因避險情緒的影響,7月停牌至今的上市公司多達約91家。上述未復牌上市公司的停牌理由涉及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等重大事項。但經歷了市場的非理性下跌后,上述未復牌公司高掛“免戰牌”的原因已經多樣化,其背后籌劃的重大事項的命運更是撲朔迷離。以安妮股份為例,公司因擬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從7月2日起停牌,9月28日公司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股份事項并啟動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另外,還有不少公司借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停牌“免戰牌”掛了又摘、摘了又掛。自7月3日起,升達林業因擬籌劃重大事項停牌,8月6日,公司公告員工持股和對外投資事項8月7日起復牌,8月26日起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至今。雪人股份因籌劃重大事項6月30日開始停牌,公司在公告員工持股計劃等之后于8月20日復牌,9月10日起公司以“擬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為由停牌至今。

    在上市公司內部人士看來,以重大資產重組等由頭停牌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實現多重目的的工具。“公司在5月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之后,在準備定增收購資產的過程中,就遭遇市場的非理性下跌,一方面是公司本身覺得定增沒法做下去,但另一方面是公司需要借停牌躲避市場非理性下跌的風險,且同時也有意要做新的資產重組,于是繼續停牌籌劃重大事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層介紹。

    逆勢推重組遇尷尬

    事實上,市場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確實讓不少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難以為繼。但成為停牌“專業戶”繼續推進重組或者借停牌避險,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在上交所近期的監管工作函中,對上市公司停復牌的關注不少。

    因此,很多公司選擇終止資產重組,從而直面市場行情的變化。10月13日,大連熱電公告終止重大資產重組,15日復牌。參照中源協和等終止資產重組并已復牌的公司,長期停牌后的“補跌”行情難以避免。

    終止重大事項后,上市公司面臨資本運作的被動局面。比如大連熱電、昆明機床等公司公告顯示相關方承諾 “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則選擇逆勢推出資產重組相關預案。今年4月就開始連續停牌的宜華健康,10月13日公告重大資產購買及出售的預案(修訂稿)并復牌,公司股價遭遇一字跌停。同日,通源石油在公告定增購買資產并復牌后也遭遇跌停,公司在市場非理性下跌前的5月28日開始停牌至今。此前更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公告復牌后遭遇連續跌停。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人士認為,停牌上市公司現在更為被動,若市場短期內并未內確立回升走勢,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等資本動作將面臨“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

    停牌風險有待化解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市場非理性下跌后,長期停牌上市公司,特別是高位、倉促停牌的上市公司已經發酵成為市場的一大風險因素。

    記者查閱上市公司公告等資料后發現,此前停牌籌劃資產重組等的公司有扎堆停牌、倉促停牌等現象,最終上市公司的資本動作能否落地有待考證。6月15日至7月上旬期間,市場遭遇非理性下跌,同時這期間上市公司也出現停牌潮,直至今日仍未復牌的公司約有87家,包括姚記撲克、陜西金葉、天威視訊、金安國紀、中青寶、永大集團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所籌劃的重大事項目前仍未有大的進展等等。

    對此,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聯系了部分停牌公司證券投資部門。部分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前期的停牌確實“有點倉促,有一些情況沒有考慮到”。對于如何應對停牌期間市場發生的劇烈變化,有上市公司證券事務部人士表示將在資產重組方案的設計、復牌時間的選擇上更為用心,以此來應對復牌后二級市場可能帶來的風險。

    據《中國證券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