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滬指再次站上60日線后跳水,連續失守3400點、3300點。截至發稿時,滬指跌4.09%,報3285.09點,成交4406億元;深成指跌5.84%,報10952.8點,成交5769億元。板塊方面,僅銀行板塊飄紅。公共交通、體育概念、倉儲物流跌幅居前。
外圍股市方面,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半日報18355.15點,上漲0.81%;日本東證股價指數上漲0.80%,截至目前,韓國首爾綜指上漲0.25%,澳洲股市指標S&P/ASX200指數下跌0.48%,臺灣加權指數下跌0.49%。
消息面上,中央高層40天內7談股市透露出兩大信息;“證金系”投資圖譜曝光 重點布局四大行業;社保基金三季度大量新開賬戶或抄底 重倉股現身;方星海將任證監會副主席 曾稱證監會主席最難做;A股反彈引投機客跑步入場 日融資買入連續超千億;"一人多戶"成配資重啟溫床 一碼通監控或可排查;中信浙江將解散:非"懲罰" 只是吸收合并走程序;員工持股“錢景”再現 三季報窗口期遇買入難題;中英衛星通信領域合作預期加大 4只個股遭搶籌;申通快遞擬借殼艾迪西 A股或將添快遞概念股。
申萬宏源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表示,盡管上周末市場輿論對本周行情普遍樂觀,但實際上持謹慎態度的不在少數。一些人擔心在3400點上方會遭遇獲利盤與解套盤的雙重打擊,而期指交易仍有較大貼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的不安心理。因此,“逢高減持”成了本周最被廣泛使用的詞語。
于是,人們看到了本周一股市的震蕩調整走勢。從盤面可以看出,拋壓是相當大的,特別是在分時走勢形成逐波下行態勢后,做空能量宣泄進一步強化。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人們注意到在相對低位似乎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買盤,結果不但封堵了上證綜指持續下行的空間,而且還使得深圳成指以及創業板指數逆勢翻紅。結果,周一的行情演繹成了上漲過程中的一次震蕩,這就為次日股市向上沖擊打下了基礎。到周二收盤時,股市已經站上了3400點,并且以全天最高點報收。從形態來看,可以認為向上突破有效,大盤上了一個臺階。
本周初股市能夠保持強勢,并且只是經過較短時間整理就能夠再度上行,顯然有其內在原因。做多能量不斷聚集只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其背景則是值得思考的。很明顯,最近一段時間,股市成交金額開始逐漸放大,即便在有較多獲利盤準備離場的情況下,成交還是穩步增加,已經達到了日均1萬億元的能級,這表明有外部增量資金入市。那么,為什么在現在這個時候,會有大量增量資金入市呢?有人注意到,這次股市放量,在時間節點上與財政部10年期國債發行相契合,這次國債的發行利率是2.99%,為2008年年底以來最低位。去年11月份,央行調低了存貸款利率,開始了新一輪降息,進而引發了一波上漲行情。當時的解釋是由于無風險收益率下降,驅使外部資金入市。不過,實際上那時作為無風險收益率最重要參照的10年期國債利率并沒有真正下降,還是維系在4%上下。因此,股市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是基于人們對于降息效果的預期,而非實際的降息效應。而現在的情況情形則不同了,經過央行持續努力,特別是在連續多次降息以后,市場上無風險收益率有了實質性下降,其標志就是10年期國債利率破3%。資金市場上利率的回落,對社會閑置資金有比較大的促動,尤其是那些前期從股市中退出的資金,已經在場外等待了一段時間,對它們來說,如果不進入股市的話,那么最現實的選項就是進入資金市場。而現在隨著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資金市場的吸引力明顯不足,這是否會導致其重返股市呢?應該說是有這種可能的?,F在做多能量向股市不斷聚集,也可以認為就是由于10年期國債利率下行所導致的市場資金流向改變的一種結果。既然股市有了增量資金,加上又沒有新的實質性利空,大盤出現相應反彈,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現在,滬深兩市合計的日均成交金額大體在1萬億元左右,這個量還是比較合適的,并且也有進一步提高的余地,這就反映出本輪股市上漲行情還沒有結束。另外,如果分市場看,深市成交金額要大于滬市,這又提示了現在的熱點所在,表明在大盤整體向好的情況下,結構性行情的特征正逐漸突出,由此也提示當前大盤具有比較大的可操作性。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