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曾經有這樣的經歷:在行情一片大好時,卻因所持有股票長期停牌而錯失上漲;復牌時卻又恰逢市場大跌,曾經的盈利美夢轉眼成空。近期以來,伴隨著滬、深交易所先后公布規范停復牌管理規則,對于長期停牌的“僵尸股”的清理活動也悄然展開。記者注意到,深交所更是向金剛玻璃(300093)下發了措辭嚴厲的《關注函》。
金剛玻璃受“重點關注”
日前,深交所向金剛玻璃下發的一則《關注函》,其措辭之嚴厲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指出,金剛玻璃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自2015年5月19日開市起停牌,因控股股東拉薩市金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拉薩金剛)籌劃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公司股票自5月26日起繼續停牌。截至11月19日,金剛玻璃累計停牌將滿六個月,深交所表示對此高度關注。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進一步要求,金剛玻璃需嚴格遵守承諾,嚴格執行股東大會決議,于11月20日前履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并辦理股票復牌業務。在《關注函》的最后,深交所鄭重提醒金剛玻璃,深交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證監會要求,決定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的停牌與復牌。倘若公司未能按時履行承諾辦理復牌業務,有權對公司股票實施復牌。
“僵尸股”紛紛復牌
今年6月A股大跌,不少上市公司高掛免戰牌,以停牌的方式 “躲避”大跌,由此引發了A股歷史上最大的一波停牌浪潮。雖然伴隨著市場企穩,大批企業紛紛復牌,但時至今日,依舊有一批企業因為種種原因處于停牌狀態。
實際上,除了深交所外,規范企業停復牌也成為上證所關注的焦點。就在11月6日,上證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停復牌及相關信息披露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就明確規定,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后,申請繼續停牌并再次籌劃實質相關的重大資產重組的,應當自停牌籌劃前次重大資產重組之日起計算停牌時間,累計停牌時間不得超過5個月。
也正是在交易所重點關注上市公司停復牌問題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帶著具體籌劃的方案先后復牌。同時,面對明確的停牌期限,也有不少上市公司以種種原因宣布終止重組籌劃重大事項并復牌。
面對可能被強制復牌的局面,金剛玻璃昨日終于發布了資產重組預案。 (每經)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