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中信、海通、國信證券:被查因兩融業務違規

    2015-11-30 09:48:41
    責任編輯:光影

    上周五,在多重利空的沖擊下,上證綜指創三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就在不少滿倉的股民“一天賠掉一個月的炒股收益”,準備清倉觀望的時候,近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11月29日均發布公告公告稱,被查系兩融業務違規。當天,中證協也緊急澄清“收益互換遭叫停”消息,稱“叫停”僅限于融資類收益互換,停止新增,存量繼續履行。

    被查券商:被查因兩融業務違規

    11月29日,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3家券商相繼發布公告,稱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是因為在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八十四條“未按照規定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的規定而被立案調查。

    證監會上周五確認了有關券商“收益互換遭叫停”的消息,市場人士對此討論熱烈,在細節上存在諸多爭議。甚至有觀點稱,A股可能遭遇類似前期清理配資時的巨大震動。中國證券業協會29日緊急發聲作出詳細解釋,“叫停”僅限于融資類收益互換,停止新增,存量繼續履行、但不延期,目前存量未了解規模約785億元。

    證券業協會場外市場專業委員會表示,清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停止新增此類業務;二是存量業務可按合同繼續履行,但不得延期;三是對于客戶的融資需求,可以通過融資融券業務在場內規范進行;四是其他滿足客戶風險管理等合理需求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仍可正常、規范開展。

    申萬宏源:75天完成上市是誤讀

    上周五,證監會出臺九條“鐵律”規范發審權力。其中提到:證監會對各審核環節提出明確時限要求,在正常審核狀態下(因政策原因停發或調整的除外),從受理到召開反饋會不超45天,從發行人落實完畢反饋意見到召開初審會不超20天,從發出發審會告知函到召開發審會不超10天。媒體解讀為“IPO申報到上市最快75天”。對此,申萬宏源28日表示,媒體75天的解讀是錯誤的,按照新規定,假設有兩輪反饋,從受理材料到發審會召開基本上要6個月:45天+1個月+20天+1個月+20天+1~2周+10天。

    申萬宏源表示,相較于之前,審核速度的確是提速了、周期縮短了,例如在2012年發行較為順暢的年份,基本上需要1年的時間。初審會到發審會通知函以及發批文,這兩段時間期限沒有給出,這對于調整二級市場的股票供給留下余地。不排除還有窗口指導的可能。

    國泰君安:履行“自營盤不減持”

    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證實,證監會日前下發了《關于取消證券公司自營股票每天凈買入要求的通知》。國泰君安證券相關高管人員表示,監管要求與公司自主承諾是兩碼事。監管機構推出這一舉措后,國泰君安證券仍將繼續履行21家券商聯合公告中“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的承諾。據我們了解,業內同行也一致認同,這一聯合公告是證券公司自發作出的承諾,對股票市場平穩渡過異常波動時期發揮了正面作用,未來將繼續履行承諾,積極進行自營股票交易,股票自營規模不會低于7月3日余額,承擔在市場中應有的社會責任。記者 步云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