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昨日,山東路城市供熱主管線擴建工程全面啟動,路面破碎、架設圍擋、溝槽支護開挖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近300名施工人員分成3個組,不分晝夜24小時輪流施工,十余臺機械設備也分別在9個工作段連軸轉。截至今天零時,路面破碎600多米。
9個工作段同時施工
昨晚9時許,記者在山東路城市供熱主管線擴建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大型機械設備正在破碎路面,挖掘機正在進行溝槽支護開挖。“為保證工期,我們設置了9個工作段,每段260米,采用小分段多施工面同時施工的方式加快工程進度。”昨晚,華電青島熱力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相克政說,所有的施工人員分成三班倒,24小時輪流施工,確保“人歇馬不歇”。“所有施工人員就住在現場周邊,一旦有需要隨時可以保證現場人力充足,我們還安排了專人為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后勤保障,不光每天三餐送到現場,還為夜間施工人員提供夜宵,盡量壓縮用餐時間,往前趕工期。”相克政表示。
為趕進度連夜建圍擋
“我們從9月30日晚上10點后就提前將設備、材料運至施工現場。半夜12點,施工人員開始冒雨建設圍擋,到10月1日凌晨4點,由于受強風影響,考慮到圍擋傾倒可能會對周邊交通造成影響,因此又將已經裝好的圍擋撤下。白天,周邊道路交通量較大,因此,我們決定下半夜道路全封閉施工后再重新安裝圍擋。”相克政說,施工人員非常辛苦,接連克服降雨和強風影響,圍擋無論是架設還是撤下,考慮的都是盡量降低對市民出行的
影響。
挖探坑確定施工方案
記者在施工現場南端看到,施工人員已經通過沖擊錘、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在山東路和云龍路路口挖出一個長6米、寬4米、深4米的探坑。“目前,鋪設在地下的供熱管道已經露出來了,直徑800毫米,管道頂部距離地面3.4米。”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挖探坑的目的就是為了探明地下供熱管道周邊環境,以便確定下一步施工方案。“目前來看,瀝青路面下面是上
次鋪設管道的回填土,而周圍地下水豐富,在施工過程中易發生滲漏,因此將采用鋼板樁支護的方式防止塌方。”該技術人員說。
路面破碎600多米
“從十月一日開始,我們十余臺機械設備在9個工作段同時開挖。”相克政向記者介紹,施工期間,山東路(江西路—閩江路)東半幅道路封閉三車道,保留東側公交車道通行,夜間東半幅全封閉施工,路口設置鋼便橋,保證交通;加強文明施工,條件允許路段全部采用彩鋼板圍擋,夜間設警示燈,確保車輛和行人安全。截止到今天零時,共破碎路面600多米。 (記者 劉海龍)
調流首日 山東路秩序井然
昨日市區交警全員上陣 并設置大量提示標志 施工路段交通較為通暢
早報訊 昨天是山東路熱力管網配套施工首日,為了保證周邊道路正常通行,市區交警部門全員上陣。記者探訪發現,交警部門在外圍道路增設大量提示標志,不少司機選擇了繞行,施工路段交通較為通暢。
重要路口都有交警疏導
昨天上午8時許,記者趕到了山東路與延吉路路口,一場大雨過后,市區風力有點大,道路的東半幅已經封閉,里面有工人和機械,部分路段已經開挖了路面,一路望去,各個重要路口都有民警在疏導交通。記者看到南北雙向通行的車輛不算多,交警已經在山東路西側設置了一排錐形帽。記者看到,為了更快地放行車輛,交警支隊安排了工人及時調整錐形帽的擺放位置,同時在山東路西半幅道路上施劃了潮汐式車道標志線。
周邊道路通行較順暢
昨天恰逢十一黃金周首日,很多市民駕車外出游玩,而外地私家車尚未到青島,包括山東路在內的主干道上車流量不大,民警估計山東路上車流量較平時減少了四成多,因此,雖然有半幅道路施工,但是在交警的有序指揮下,通行秩序較為正常。
為了方便車輛從外圍路段繞行,交警部門還臨時放開了南京路(寧夏路至延吉路段)、鎮江路(延吉路至江西路段)、威海路(長春路至桑梓路段)、延安三路(長春路至臺東六路段)、內蒙古路(華陽路到沈陽路段)的單行限制。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這些路段的信號燈、地上標線已經全部更改完畢。從昨天的出行情況看,仍有一些司機還不清楚單行線調整的情況,使得這些路段上的出行車輛不太多。
昨天在采訪中,記者留意到因為山東路東半幅只剩下一排車道,澳柯瑪立交橋下東向北下橋的車輛,與山東路南向北來的車輛很容易混行在一起,對此,市交警支隊設施處副處長蒲東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在該處區域增設隔離設施,使得車輛各行其道,避免交叉混行。
執勤交警也提醒廣大司機,要盡快熟悉調流方案,通行過程要按交通標志行駛,并要選擇好行車路線,不要到了路口臨時變道。當看到錐形筒,應該從錐形筒的右側通行,不要跑到逆向車道。 (記者 陳勇 通訊員陳剛 欒心龍 攝影報道)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