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0月27日訊 近日,全國3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和中國消費者報社,共31家消費維權單位就專車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發出呼吁,建議相關監管部門應從規范發展的角度,盡快出臺行業監管辦法,制定規范的行業服務標準,構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業自律和監督管理機制。
參與本次聯合調查發布的3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分別為:青島、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遼寧、江蘇、浙江、山東、湖北、廣東、海南、四川、陜西、甘肅、寧夏、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大連、寧波、廈門、深圳。
8月11日至9月11日,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30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就“專車服務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開展了相關調查。調查顯示,專車服務頗受消費者歡迎,有超過65.50%的受訪者表示體驗過專車服務,近8成受訪者表示愿意接受專車服務。調查發現,超過7成的受訪者對專車服務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這與滴滴、神州、易到、UBER四大專車服務品牌77分的平均得分相一致。
不過,調查同時發現,各專車企業服務消費者舉措參差不齊,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不一,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其中,神州專車服務標準統一,消費者保護措施較完備,得91.5分,為最高分。易到用車、滴滴專車消費者保護措施有待完善,分別得78.5、71.5分。UBER專車得66.5分。
31家消費維權單位認為,當前專車服務及消費者保護的總體水平較好,但也存在服務標準不統一、消費者安全保護遭忽視、消費者投訴難等問題。要提高專車服務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水平,專車公司要時刻將消費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投保意外險、技術監控等多項風險管理舉措來保障消費者乘車安全。
31家消費維權單位指出,目前有的專車司機來自于私家車主,他們的服務意識欠缺,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各專車公司要做好專車司機的培訓工作,建立定期培訓機制,實施末位淘汰制度,全面提高專車司機的服務水準。同時,專車公司要在APP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專車服務體驗,設定專人來處理消費者投訴,完善消費者維權機制。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從規范發展的角度,盡快出臺行業監管辦法,制定相應的行業服務標準,構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業自律和監督管理機制。
信媒體記者 杜杲燃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