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韓正式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后,中韓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日前,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攜手開展了第十一屆“2015外國人投資周(For-eign Investment Week)”活動,記者采訪獲悉,韓國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國投資,那么韓國的投資環境到底如何?有什么樣的商業機會和投資政策?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韓國與52國簽自貿協定
在韓國首爾舉行的“2015外國人投資周(Foreign InvestmentWeek)”活動,韓國產業部貿易投資室長李仁浩介紹:“韓中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提供對韓投資最佳的機會,成為以韓國為據點進軍世界市場的海外進出型投資的契機。”
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官員具體闡述了投資韓國的幾大優勢:便利的地理位置、出色的商務環境、強大的FTA 網絡以及政府對外商投資的大力支持。從地理位置來看,從韓國出發,飛行距離在4小時以內,可達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有147座,可以對全世界39億人口展開業務,特別與北京、上海等中國一線城市相毗鄰,占據了開拓中國市場的最佳地理位置。另外,韓國對于高新產業研發投入大,擁有非常專業化的高水平尖端產業人才,具有較好的宜商環境。
過去十多年來,韓國已經從FTA的“邊緣國家”躋身為“關鍵國家”,到目前為止,韓國已經與52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約 國的 GDP總和占到全球的73.5%,也是唯一與美國、歐盟、中國三大經濟體簽訂FTA的亞洲國家,這也是韓國吸引外商投資的最大優勢。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對于覬覦龐大的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來說,通過投資韓國,產品打上了“韓國制造”的標簽,再出口到中國,產品消除了貿易壁壘,無疑將更有競爭優勢。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負責國際貿易與投資的官員表示,過去,韓國外國投資者主要看中的是韓國本土市場?,F在,韓國政府正著力使韓國成為通往全球市場的樞紐,這將成為吸引外國投資者的重要利好因素。
中企提前瞄準新商機
隨著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正式簽署,中國對韓投資迎來了比較大的增長。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相關人士介紹,截至2014年底,中國對韓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累計達到了24.5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繼美、日之后,韓國的第三大外資來源國。而僅僅去年一年,申報投資額就達到了12億美元,可謂增長迅猛。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對韓投資也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以往以房地產行業為主,如今,包括影視、手游、農業、可再生資源、金融等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吸金點。
“中國企業可通過投資韓國,再返回中國市場,或通過韓國這一跳板進軍全球市場。”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官員表示,中國企業可通過進軍韓國市場,靈活運用“韓國制造”、FTA 關稅優惠政策等有利因素,再次打入中國市場。加上韓國與美國、歐洲等52個國家簽署了FTA,中國企業可以利用韓國這一優勢更好地打入全球市場。
部分中國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在青島創業的葛芳芳就抓住了這一機會,她跟幾個小伙伴一起創立了一家銷售韓國柚子茶的公司,“我們的生產廠家就在韓國,如果關稅優惠政策正式落實后,我們的利潤可能會更高一些,而讓利給消費者一部分,青島的消費者也可以喝到質量高又更便宜的柚子茶。”
李紅衛是安徽東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公司已經簽訂了在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投資設廠的意向書。“目前我們的一些高端食品在韓國銷路很好,我們希望通過在韓國設食品加工廠,將這些高端產品再重新出口到國內去,享受FTA帶來的貿易便利和優惠。”李紅衛說。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