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傅 軍
雖然今年以來經過五次降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一降再降,但近期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卻不約而同出現一波“年尾行情”,從原本收益率在4%左右漲到4.5%,有的甚至超過5%。與此同時,互聯網“寶寶”的收益卻是持續下滑,平均收益率在4%以下。理財師提醒,年末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勢仍存不確定性。投資者目前可及時購買相關高收益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破5%
記者昨日登錄各家銀行網站查詢發現,各家銀行自12月20日以后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從原本收益率在4%左右漲到4.5%,有的甚至超過5%。青島銀行推出的一款“創贏計劃508期”,25日對外發售,期限為35天,起點為5萬元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已達5.08%。相形之下,在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中,收益率雖然也有不同程度上漲,但基本保持在4.2%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一家國有銀行87天的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2%,106天的產品為4.3%。
相關財經網站的統計顯示,上周各家共有783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4.37%,其中有4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占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0.51%。其中,有2款產品來自城市商業銀行,2款產品來自農村商業銀行。
島城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零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年底理財收益率的走高,一方面受到傳統年底攬儲大戰影響,今年年底的資金面雖然比較寬松,但考慮到存量客戶資金維護,銀行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和范圍內的攬儲,以便在年末時點上沖規模;另一方面也與年底資金面相對緊張有一定關系。
互聯網“寶寶”收益率3%左右
相比較于銀行理財出現的“翹尾”行情,互聯網“寶寶們”收益率卻是持續下滑,3%左右成為常態,讓很多青睞互聯網理財的市民深感“郁悶”。
相關統計顯示,12月22日互聯網系“寶寶”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僅為3.26%,其中掛鉤易方達易理財的微信理財通7日年化收益率為3.96%,每萬份收益為0.80元。掛鉤鵬華增值寶的京東小金庫7日年化收益率為3.69%,每萬份收益為3.44元。掛鉤匯添富全額寶的微信理財通7日年化收益率為3.55%,每萬份收益為0.76元。
理財將會細分化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年末出現一波“翹尾行情”,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存在降息預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仍將呈現下降趨勢,“細分化”理財將成明年理財的熱點。
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理財師表示,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處于下行通道。隨著金融產品的與日俱增,投資者的可選擇性增多,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是單項選擇,細分化趨勢將會更加明顯。對于保守的老一輩來說,他們會傾向于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而年輕人會有更多的選擇,保本保息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太低,他們會投向收益率更高的金融產品,譬如私募產品、信托產品等。
本報制圖 鄭 燕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