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蝦蟹泡完“溫泉”養肥上市 村民一年增收十幾萬

    2015-12-28 10:19:49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

    由于距海太近,加上獨特的地下構造,位于海青鎮的宋家嶺村打口井出來的都是海水。進入冬季,當其他養殖蝦蟹的村子閑起來時,宋家嶺村的養殖戶們反而格外忙碌,村民們將十里八村的蝦蟹收過來存養,到了春節蝦蟹養肥后再銷售,光靠這一項每戶村民一年增收十幾萬,而村民們在冬季能很好地存養蝦蟹靠的就是從井里抽上來的溫海水。

    寒冬天保溫大棚內蝦蟹肥

    昨日,記者來到海青鎮宋家嶺村,處處可見保溫大棚,村民們在自家棚里進進出出忙個不停。村民王澤普告訴記者,十月過后天氣漸寒,村民們就已經將養殖的梭子蟹和斑馬蝦從露天蟹池中移進了溫暖的大棚。王澤普家有四個大棚,三個存養梭子蟹,一個存養斑馬蝦。走進養蟹棚,數百平方米的大棚中整齊排列著二十余個水泥螃蟹池,王澤普的妻子正挨個水池查看梭蟹。從池邊向下看去,池底薄薄的細沙中露出幾個梭子蟹,個個膘肥體壯,最大的一個超過一斤。 “冬天溫度低,螃蟹都減少活動了,平時養護好了,梭子蟹越長越肥。 ”王澤普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事水產養殖,8年前開始轉為大棚養殖,目前他的養蟹大棚一個棚存蟹三千多斤。

    走進王澤普的斑馬蝦大棚,大棚內漆黑一片,而斑馬蝦就是夜行動物,不喜歡亮光。借著手電筒的燈光,記者看到斑馬蝦安靜地趴在蝦池底,身體從腰部開始每條紋路外緣都有一條清晰的白色細紋,如同斑馬一樣黑白分明。

    地下海水幫村民走上致富路

    據了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宋家嶺村打出的地下水并不是淡水,而是含鹽量在24℃左右的鹵水,這正是因為海水滲透引起的。此外,井水在冬季的水溫也維持在15℃到17℃之間,“斑馬蝦算是蝦中的貴族,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高,這個鹽度和溫度非常適合斑馬蝦的生長。 ”

    宋家嶺村支書王澤宗證實了這個說法,他們村吃的自來水來自于四公里外的地方,但宋家嶺憑借溫暖的地下海水,在冬季養蝦蟹都變成了可能,而其他沒有地下溫海水的養殖村只能在入冬前將蝦蟹賣到宋家嶺村,存養蝦蟹到春節,蝦蟹長得一身膘,而且身價也翻了一番,村民們在春節前都會有一個很好的收入。

    形成產業鏈賣到全國市場

    王澤宗介紹,全村養殖大棚存養斑馬蝦8萬多斤,梭子蟹15萬斤,即便這樣還是供不應求。從入冬開始,蝦蟹販子便從全國各地而來,一車車往外運,宋家嶺村的蝦蟹銷往全國數十個城市,成為蝦蟹產品里的高端貨。在眾多市場當中,溫州市場的需求量最大,當地市場已經對宋家嶺蝦蟹十分認可,春節前各大酒店內都能見到宋家嶺斑馬蝦的身影。宋家嶺村水產養殖的成功,還帶動了全村乃至周邊3000多人的就業,各大物流企業在此集聚,形成了一個蝦蟹經濟鏈條。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宋新華 王旭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