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城陽首例環境污染刑事案:非法排污15噸領刑

    2015-12-30 08:58:20
    責任編輯:光影

    2014年5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高某在城陽區北萬社區開設除銹洗酸廠,從事金屬酸洗除銹。高某將除銹后的鹽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車間外下水道。經檢測,高某除銹廠排放的酸水屬于危險廢物,共非法排放酸洗污水15噸多。該案是青島市城陽區建區以來首例環境污染刑事案件。2015年12月28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全省檢察機關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情況并發布四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非法排污水15噸領刑

    2014年5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高某在城陽區北萬社區開設除銹洗酸廠,雇俞某等多人,從事金屬酸洗除銹。高某未按規定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將除銹后的鹽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車間外下水道。經檢測,高某除銹廠排放的酸水屬于危險廢物,共非法排放酸洗污水15噸多。

    2015年4月20日,城陽環保分局接到群眾舉報,到涉案企業進行執法檢查,經現場檢查取證,確認該企業存在污染環境違法行為。4月21日,城陽區檢察院通過與環保部門建立的環保領域刑事司法辦案配合機制,第一時間對該案進行調查了解和跟蹤監督,認為高某涉嫌犯罪,建議城陽環保分局移送公安機關查處。4月23日,城陽公安分局立案偵查,6月25日,城陽區檢察院以涉嫌污染環境罪對高某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在案件審查過程中,檢察機關辦案人發現該廠實際負責經營管理人系俞某,其明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酸水違反國家規定,仍帶領工人違法操作,涉嫌污染環境罪,建議公安機關追捕俞某。公安機關于7月6日提請逮捕俞某,檢察機關7月9日對其批準逮捕。12月23日,高某因犯污染環境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俞某因犯污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案例二

    包子鋁超標店主被判刑

    2014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明知國家禁止在小麥粉及其制品中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在其經營的“老臺門湯包”店鋪內使用含硫酸鋁鉀的泡打粉加工生產包子并對外銷售。

    經檢測發現李某加工的包子中含鋁量達447.78mg/kg,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月26日,禹城市檢察院建議食藥監局移送犯罪線索。4月16日,禹城市公安局立案偵查,5月22日,禹城市檢察院批準逮捕李某,10月13日提起公訴。11月2日,李某因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11.52萬元。

    案例三

    從江蘇拉廢酸倒進河

    2015年8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在無處理污染廢物資質的情況下,先后三次將江蘇省東??h某鍍鋅廠生產的廢酸抽到其車上的大罐內,駕駛車輛將廢酸拉至臨沭縣石門鎮南轉林村橋邊,將廢酸排至橋下河流和水溝中。經查,王某共非法排放廢酸約9噸,致使周圍草木大量死亡,環境受到嚴重污染。8月28日,臨沭縣公安局對王某涉嫌污染環境案立案偵查。12月24日,王某因犯污染環境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八千元。

    案例四

    銷售假阿膠近400噸

    2010年至今,犯罪嫌疑人司某在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未經國家批準的情況下,在聊城市陽谷縣阿城鎮、泰安市東平縣黃莊村組建廠房、購進生產加工阿膠片的設備,收購牛馬騾皮、豬皮等原料冒充驢皮加工制作阿膠片對外銷售。

    犯罪嫌疑人司某將生產的阿膠片銷售給廣東省茂名市的馬某、梁某,馬、梁二人將上述阿膠片包裝成非處方藥“東阿阿膠”出售給李某,李某又轉賣給日照的劉某,由劉某在日照地區銷售。

    該案由日照市食藥監局于2015年1月18日將犯罪線索移交日照市公安局。7月16日,日照市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批準逮捕司某等人。現該案正在審查起訴中。

    按照國家規定,阿膠屬于國家非處方藥。犯罪嫌疑人司某以每噸3.5萬元的價格對外銷售假阿膠近400噸,先后銷往山東、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湖南、廣州、廣西、浙江等9個省份。 記者 李珍

    改造

    麥島污水處理廠要摘“黑帽”

    昨啟動升級改造工程,明年完工后就不臭了

    半島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王諾 英民) 在2015年青島市環保局曝光的超標排污企業名單中,麥島污水處理廠是全市污水處理企業中的“排污大戶”,不僅多次上榜,其超標排污的累計天數也位居全市污水處理企業之首。12月29日,麥島污水處理廠終于啟動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2.3億元力摘排污大戶的“黑帽”,據悉,升級改造后的目標,是要成為全省第一個達到一級A 排放標準的外排入海企業,進一步改善奧帆中心附近海域水質。

    麥島污水處理廠建于2007年,與其他污水處理企業不同,麥島污水處理廠只處理生活污水。其處理范圍為市南南海路以東、嶗山午山以西的區域,服務總面積為35平方公里,區域內共計70.6萬居民的生活污水在這里處理之后,排入距離海岸1060米遠的深海之中。

    近年來,麥島污水處理廠屢被環保局曝光,其超標排污的現象日益加重,以今年7月份為例,全月31天該廠居然天天超標排污,本是污水處理企業,竟成了污水排放大戶。對于其中原因,企業方面也是有苦難言。據企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市南東部和嶗山區新建小區的增多,尤其是旅游旺季來臨,大量人群在這些區域就餐居住,處理廠每天接納的污水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指標均遠超設計時的進水濃度。

    按照協議,該廠日處理能力為14萬噸,目前,處理廠日接納污水能力為12萬噸左右,化學需氧量當初設計的進水濃度為400,而這幾年的最低濃度值為500,高時達到800多。也就是說,接納污水能力雖然還沒有超過設計負荷,但污水濃度卻已經是當初設計的兩倍多了,這給污水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邊居民也頻頻反映,污水處理廠總是散發著臭味,尤其在夏季。此外,處理廠的污泥含鋅量比其他區域都要高,這和市民長期吃海鮮有關。

    為解決該問題,12月29日,麥島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正式啟動,改造項目總投資2.3億元,將同步升級廠內除臭和防噪設施,預計2016年年底完工。目前,麥島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池已實現部分封閉,改造后,將全部封閉,屆時,周邊小區居民將不會聞到任何臭味了。

    此次升級改造主要針對的是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雖然處理規模不會增大,但處理工藝將由現在的一級B標準升級至一級A 標準。改造后,將是全省第一個達到一級A 排放標準的外排入海企業。

    搬遷

    6家重污染企業搬遷停工不留污

    半島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孫俊杰 孫誠) 29日,記者從青島市環保局獲悉,青島鋼鐵、海灣、紅星三大集團共6家企業已經完成搬遷停產工作,企業遷走,污染不留,青島市環保局制定了《青鋼海灣紅星等企業老廠區關停環境保護工作方案》,明確防范污水偷排、危險廢物偷倒、突發環境事件、防止持續污染四大工作目標,確保綠色搬遷、綠色利用。

    青島市環保局介紹,搬遷以前,就督促企業編制完善環境保護工作方案,組織搬遷企業對搬遷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廢棄化學品、危險廢物、放射源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物質進行全面調查。

    同時,環保部門加強對企業原有場地殘留和關停搬遷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廢棄化學品、危險廢物、放射源等處置的監管。在企業關停搬遷期間,環境監察執法部門要求生產企業污水處理設施不能隨意停運,生產停止后,必須將產污設施和污水管道徹底清洗并進行處理,經環保部門現場檢查同意后方可停止運行。污水設施殘存污水必須轉運至新廠區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禁止隨意排放。另一方面,嚴防危險廢物偷倒,搬遷前,環保部門已經排查了企業危險廢物搬遷中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和數量,監督企業及時依法安全處置危險廢物。

    此外,組織搬遷企業開展廠區土壤修復治理工作,制定污染場地修復治理方案,報備環保部門,經驗收合格達到標準方可進行開發利用。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