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記者從青島海關獲得的一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月山東口岸乳制品月度進口量創近來22個月新高,且進口均價波動走低。分析顯示,受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影響,乳制品進口“改道”至青島港,而全面放開二孩后,35%的新生兒增量預計可讓配方奶市場擴容240億元左右,加上中澳自貿協定等政策對乳品市場供需的刺激,業內預測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奶企擴張大潮。
據青島海關監測,2015年以來,山東口岸乳制品月度進口量波動明顯,全年僅5月、7月、11月單月進口量過萬噸,但2015年11月份進口量創下了近22個月來最高值,進口乳品1.3萬噸,同比增加56 .9%,環比增加80.2%。與此同時,進口均價延續此前波動下滑的走勢,截至2015年11月份,已經連續18個月同比下跌,當月進口均價為每噸1.5萬元,同比下跌29.3%,環比下跌5.5%。
11月份,山東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乳制品1.2萬噸,增加72.2%,占同期山東口岸乳制品進口總量的93.7%。同期,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方式進口684噸,減少41 .7%。從來源地看,新西蘭、美國、韓國和歐盟為主要進口來源地,其中,自新西蘭進口乳制品6702噸,增加71.7%,占51.9%;同期,自美國、韓國和歐盟分別進口2540噸、1709噸和1687噸,分別增加110%、24.3% 和11.3%,合計占46%。
對此次山東口岸乳制品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青島海關分析指出,首先,天津港爆炸事件導致部分乳制品進口“改道”至青島港。其次,國際市場乳制品疲軟的價格,也刺激了國內奶企的進口欲望。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推手”,就是全面二孩政策。青島海關援引艾瑞咨詢的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為682.7億元,排除配方奶粉價格以及喂養率的變化,全面二孩后,所帶來的約35%的新生兒增量,可以讓配方奶市場擴容240億元左右。
面對240億元的超大“蛋糕”,除了一些規劃清晰的大乳企維持戰略穩定以外,大部分缺乏長期戰略規劃的企業在政策的刺激下選擇調整經營戰略,籌備產能擴張。實際上,我國奶粉產能在150萬噸左右,目前的奶粉消費量只有60萬噸至70萬噸,預計全面二孩開放后,需求量會達到80萬噸,產能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但是,外資品牌早就“嗅”到了中國二孩政策背后的商機,趁機搶食新增市場。
“2016年國內將迎生育高峰,公司專門做出了戰略調整,在準備迎接人口紅利的同時增加自身競爭力。”一家品牌乳粉企業的中國北方大區高管向記者表示,當前跨境電商、海外代購、中澳自貿協定的簽訂等都為國外奶粉進軍我國市場提供了便利,也將加劇品牌之間的競爭。
■相關鏈接
最嚴奶粉新政加速品牌洗牌
2015年9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一種奶粉配方只能生產一種奶粉產品。同年9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規定,同一境外生產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輸華嬰幼兒配方乳粉。此次史上最嚴厲的政策調整不僅使國產品牌受到影響,預計將有超過1500多個品牌被淘汰出局。
(記者 王媛)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