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大沽河治理后成休閑花園 沿線農家宴生意紅火

    2016-01-19 09:36:41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
     

    一條穿越青島南北的母親河,從萊西產芝水庫延綿不斷直到城陽入??冢闪艘坏澜^佳的綠水風景,吸引來眾多市民游客休閑觀光游玩。作為我市“十二五”期間一項重要發展成果,大沽河治理是非比以往的全流域治理,3年時間,沽河呈現出長堤如龍、煙波浩淼、百鳥云集、魚兒跳躍的靚麗新景。在即墨移風店鎮大壩村開農家宴的袁秀芹,對此深有體會。從原來的門可羅雀,到如今的門庭若市,這一變化讓她對未來充滿美好期許。

    農家宴跟著紅火起來

    袁秀芹經營的農家宴是在大沽河沒有治理前開的,那時除了附近村民偶爾來吃飯外,很少見到城里人。但現在大不一樣了,隨著大沽河變了樣,河里的河鮮多了,游客也開始增加,她的生意自然也紅火起來。

    說起農家宴的變化,袁秀芹感觸頗深。她說,2014年5月,大沽河第一次放水,她的農家宴就開始熱鬧起來,家里原來的一條小漁船也開始忙碌起來。尤其是到了夏天,大沽河畔的游客格外多,來吃飯的城里人將小飯店都擠滿了。去年,她又專門設立了一個農家宴餐廳。冬天雖然不是旅游旺季,但她的農家宴還是食客不斷。

    “大沽河風景好看了,人自然也多了起來。周邊村莊的沽河人也都開起了農家宴和采摘園,搞起了旅游業。”袁秀芹說,來自周邊地區的游客,品嘗著大沽河的鯽魚、鮮子和紅槐花等特色菜肴,贊口不絕,生意好時,一天能收入2000多元。這也是大沽河治理后才出現的好光景。

    農業體驗項目吸引游客

    \

    “大沽河治理后出現了許多想不到的景象。以沽河品牌蔬菜為中心的觀光農業長廊已顯雛形。”移風店鎮黨委書記王海剛感觸很深。地處沽河中游的古槐樹林、攔河壩、劉家莊天宮院濱河濕地等地,已成為市民周末度假的熱點,沽河沿線的青建、大壩農業園、小蝸牛等幾十處農業基地,均在大沽河治理后,呈現出一派農業旅游的盛世景象,許多農業體驗項目吸引了無數城里游客。作為沽河小鎮的一把手,王海剛心里比誰都更能感受這些變化,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到河邊走一走,不僅僅是賞景,更多的是看看哪兒需要再完善,讓環境更加美好些。

    在大沽河邊上,一片片山楂園、蘋果園,到了收獲季都會迎來采摘大軍。人們沿河而游,催生了許多采摘園項目。果農王學東常常一個人到沽河兩岸的綠色道路上行走,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從小生活在大沽河畔的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母親河的美麗蝶變。在他心目中,這條縱貫南北的軸線,讓青島人在大沽河找到了“休閑后花園”。

    大沽河岸成了休閑樂園

    大沽河穿越青島腹地,北起萊西產芝水庫,南到紅島大沽河入???,作為我市“十二五”期間一項重要發展成果,被規劃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一條戰略軸線。它是著眼防洪的水利軸、優化環境的景觀軸,更成為青島實施全域統籌戰略的一條發展軸、動力軸。

    移風店鎮村民吳偉說,每天經過沽河時,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騎行者穿行于河邊的綠色林帶中,尤其是天氣暖和時的周末,許多城里人開著私家車來到河邊,支起了一個個小帳篷,和家人、朋友一起在河里戲水,歡聲笑語響徹沽河岸邊,好不熱鬧。而這種情景在3年前是看不到的。大沽河變美了,也吸引了許多拍婚紗照的新人。

    大沽河美麗的身姿,受到了許多國外運動員的點贊。萊西市宣傳部新聞科長馮連營介紹,去年9月,在萊西舉行的2015年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多個項目都在大沽河邊上舉辦,尤其是自行車比賽,優美的生態仿佛為比賽量身定做一般,讓許多外國選手流連忘返。

    綜合治理展現魅力

    從招遠阜山流出的大沽河,在青島的流域面積達到4781平方公里,穿過萊西、平度、膠州、即墨、城陽五區市,流經50個鎮(街道),擁有青島最大的地下水源庫……這組有關空間和人口的數字非常直觀地告訴我們,大沽河在保障飲水,灌溉桑麻,滋養果蔬,繁衍斑斕文明的漫長歷程中,水環境容量基本飽和、濱河生態環境的治理、堤岸建設標準的提高、水利設施建設的加強,已經達到“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目標。

    在保護中進行空間的充分利用、功能的重組,讓大沽河綜合能量得到了解放與升級。河流沿線規劃布局15個旅游功能節點,沿大沽河流域建設22座橋梁,治理過程中,匠心獨運地保留了26個河心島,構建了一個綠色生態長廊。

    建成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按照全國水利現代化試點城市建設、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要求,實施了大沽河綜合治理工程,并收到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了青島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原大沽河治理指揮部副指揮、青島市水利局副巡視員李華貴介紹說,按照青島市確定的“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發展思路,大沽河被作為重要的保護開發流域。重點實施防洪、水源開發、道路交通、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產業化基地、小城鎮與新農村示范建設等“七大工程”,使河道全線防洪標準由不足 “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實現“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將大沽河沿岸建設成為貫穿青島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態景觀長廊、濱河交通軸線和現代農業聚集帶、小城鎮與新農村建設示范區。帶動轄區流域范圍內50個鎮 (街道)、2513個村莊、240萬人口的發展,縮小長期困擾青島發展的南北差距問題。

    李華貴說,沿大沽河形成了一條貫穿南北的亮麗風景線,成了節假日市民群眾休閑觀光的必游之地。

    寫給5年后的自己

    開家沽河賓館接待游客

    說實話,大沽河剛開始治理時,心里也沒底。3年后,實際情況讓我打心眼里高興。這不僅僅是因為俺的農家宴生意好了,看到周邊的環境變美了,確實覺出了這幾年的治理成效。我也正盤算著,把自己的農家宴再好好裝修一下,把大沽河里更多的特色產品挖掘出來,讓更多的城里人,來我們這里游玩。

    將來再過幾年,亞洲第一閘、古槐樹林等景點,都會成為休閑的好景點,我想注冊一家沽河旅游公司,專門接待游客,不僅讓大家品嘗到更多的河鮮,還要帶著大家游遍大沽河風光,把大沽河治理后發生的變化,講給更多人聽。另外,還想依河建一家小賓館,讓城里人甚至外地人,來到大沽河駐足留宿,欣賞青島母親河美麗的夜景。——袁秀芹

    記者康曉歡攝影報道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