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臘月里的“紅包語言”
臨近春節,一年一度的互聯網紅包大戰又一次拉開了大幕。當很多人以為很難再將紅包玩出新花樣的時候,支付寶和微信這兩位主要“參戰方”卻再一次給出了驚喜。當我們的社交圈被大片的模糊照片和求福圖片所占領時,我們就知道,紅包將仍然是今年春節的一個主角。隨著紅包被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和使用,它不僅變革了商家的營銷方式,而且對普通人來說,也已經漸漸從一個單純的娛樂工具,轉變為一個日常交流的工具。
“敬業福”, 你在哪里?
就在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或是閑聊話題中,突然多了三個字:“敬業福”。
1月底的一天,小李發現有人在朋友圈中發出一條“求賜敬業福”的消息,并配上了某APP一張圖片,以及前往該APP“賜福”所需要復制的口令。小李心想,舉手之勞可以幫朋友,于是按照提示操作。打開APP發現,原來自己并沒有“敬業福”可以贈送;而除了敬業福,還有其他四種福字,要集福字,需要添加好友或是在指定的時間點通過“咻一咻”方式獲得。
這種“五福紅包”,是支付寶今年春節紅包的“大招”之一。打開支付寶的手機APP,在頁面中間最為醒目的位置,寫著大大的“五福紅包”。玩法是,集齊五福,就有機會在2月8日00:18平分2.15億現金。
雖然,“咻一咻”是春節期間支付寶與用戶互動、發放現金紅包的主要方式。但是顯然,“集福卡,分2.15億”更有吸引力。于是,各種圈子內一時間就掀起了“換福”、“賜福”熱潮。其中,最為稀缺的就是“敬業福”。
不過,為了讓大家都能樂在其中,支付寶還是比較“厚道”的,在2月8日前還有機會可以繼續集福,比如春晚時段“咻一咻”。而記者在4日打開支付寶“咻一咻”時發現,頁面顯示當日20點,會有紅包福氣大放送。
想看朋友照片? 發個紅包先!
1月26日傍晚,很多人打開微信朋友圈,眼前盡是一片朦朧。乍看之下,還以為中了病毒。但若點擊朋友發出的那蒙了一層薄霧式的照片,會收到提示,只有向對方發紅包才能看到清晰版本。
市民小宋看到朋友圈中出現了幾位平?;静话l照片的朋友,于是他抱著嘗鮮以及聯絡感情的心態,點了發送紅包。然后,他發現紅包的數額由系統隨機決定為1.22元。他發送紅包后,見到了久違的朋友和他妻兒的合照。這讓他覺得“挺有意思”:發個小紅包,就可以與久未謀面的朋友聯絡下感情,很有趣。不過,小宋第二次就沒有如此幸運了,給另一位朋友發送紅包后,結果發現只是對方的一張惡作劇圖片。
就在很多人剛剛發現這一功能,并想要小試牛刀之時,系統突然關閉了。據了解,“紅包照片”的功能將在除夕當天全面升級后與用戶見面,而且還打出了“一些人、一些回憶、一人一次”的字樣。
爭奪用戶, 只需一個“紅包”
互聯網企業的紅包攻勢已持續多年,正當很多人認為紅包大戰已顯疲態之時,五福紅包和紅包照片再一次席卷了社交圈,用戶們還是玩兒得不亦樂乎。所以,紅包的戰火已經蔓延得越來越廣。
去年春節,微信與春晚合作,“搖一搖”紅包戰績驕人,讓人們看到了紅包的魔力。而今年,支付寶斥資2.69億元,取得與春晚的獨家合作權,將在春晚時段發放8億現金紅包。同時,除了支付寶和微信,微博、QQ、百度等等,都加入了紅包大戰的行列。比如,新浪微博的“讓紅包飛”、百度的“喊紅包”、百度錢包的“開福袋”。
紅包之戰,通常被解讀為移動支付之爭。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紅包更是演變為一種宣傳營銷、密切與客戶關系的工具。
比如,近日記者在瀏覽公眾號時發現,自己關注已久的一個自媒體公眾號正在舉行答題贏紅包活動。每天中午,公眾號作者從過去曾講解過的話題中提出一個問題。用戶將正確答案回復到后臺后,會得到一個紅包口令,然后可以進入支付寶搶口令紅包。
諸如此類的紅包,并不在少數。在春節前這段時間,很多手機APP的歡迎頁面都有紅包元素,而很多零售或是餐飲企業,也在自己的微信服務號中,推出玩游戲得紅包的活動。
朋友間, 紅包交流勝千言
日前,市民劉女士在微信工作群中搶到了一個17元的“大額”紅包。原來,群中的一位同事家中有事,春節提前離開了青島。抱著對其他人的愧疚,他包了一個大大的群紅包,以表歉意。
如今,紅包已然變成了很多熟人交流以及群聊的開場白。在年輕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能用紅包解決的,咱們盡量不用語言表達”。“其實金額不在大小,主要是活躍氣氛。一個紅包,一下子就調動起了大家交流的熱情。”劉女士說,2016新年時,有位在外地的朋友就發來一個20.16元的紅包,表示新年祝福。“雖然之前沒有聊天,紅包就直接過來了,但是看到這個數字和新年快樂的字樣,我立馬心領神會。”劉女士立即回贈一個18.18的紅包,同樣送去了自己的問候。
80后小余就經常在自己熟人們組成的微信群中發發紅包,用他的話說,“暖暖場”:群里小伙伴經常不交流,就會生疏了。發個紅包作為引子,大家都出來說兩句,紅包也是你來我往,感情也會增加不少。逢年過節,祝福起來也不是干巴巴的了,能討個好意思,給朋友們都送個吉利。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