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國敦大酒店將轉讓”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引發不少島城市民的關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公告信息顯示,國敦大酒店100%股權正掛牌轉讓,作價總計5.46億元。25日,記者實地探訪得知,目前國敦大酒店正常營業,對于股權轉讓一事,酒店方面稱“未接到上級通知”。不過,酒店員工透露,他們大都已獲悉此事。公告信息還顯示,國敦大酒店已連虧三年,負債過億元。一石激起千層浪,國敦這一老牌酒店都被迫轉讓,再次激起業內對高端酒店業何去何從的討論。
國敦大酒店正掛牌轉讓
“去年我和對象的婚禮就是在這辦的,當時覺得還挺風光的,怎么今年就要轉讓了呢?”家住珠海路的辛女士聽說國敦酒店轉讓的消息后,有些錯愕。說起國敦大酒店,在很多青島當地人的印象當中還停留在“貴都大飯店”這個名字上,這家酒店從1994年起開始營業,作為處在香港中路、市政府周邊的星級酒店,這家酒店一度成為了地標性建筑。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公告信息顯示,國敦大酒店的注冊資本為2650萬美元,由新加坡地產商林甲巖國際投資私人有限公司、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機關服務中心分別持股60%和40%,而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的兩份產權轉讓公告,“意向受讓方受讓青島國敦大酒店有限公司60%股權項目的同時必須受讓青島國敦大酒店有限公司40%股權項目,意向受讓方受讓青島國敦大酒店有限公司40%股權項目的同時也必須受讓青島國敦大酒店有限公司60%股權項目”,也就是說此次國敦大酒店將一次性轉讓100%股權,全部股權作價總計5.46億元。
連消防工程都無錢進行
國敦大酒店為何轉讓100%股權,雖然公告中沒有明說,但記者從兩份公告當中可以看出一絲端倪。財報顯示,2013年,國敦大酒店的凈利潤為-870萬余元,2014年凈利潤虧損擴大至1383萬余元,而截止到2015年年底,凈利潤虧損已經達到了1974萬余元。
除了連續三年的虧損,2016年11月15日,國敦大酒店與渣打銀行青島分行簽訂的8950萬元人民幣借款和900萬元美元借款也將到期,除了此前已經歸還的部分外,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還有8670萬元人民幣借款、880萬美元借款未歸還。
此外,國敦大酒店納入評估范圍的二期輔助用房,因消防未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并沒有辦理產權證,原因是國敦大酒店建設期貸款金額大,利息支出負擔重,資金緊張無法對工程進行改造所致。根據公告,受讓方須同意本次產權轉讓涉及的標的企業債權債務由轉讓后的標的企業繼續承繼。
此次國敦大酒店掛牌的價格為5.46億元,而其財報披露顯示,總資產只有1.91億元,所有者權益僅為2513.32萬元。之所以產生如此高的溢價,評估出的4.9億元無形資產價值產生的影響占到了其中絕大部分。
營業正常,老員工盼安定
25日中午,記者來到國敦大酒店,發現酒店內人來人往,營業正常。對于酒店將被轉讓一事,公司員工并不避諱,“我們還想向你們打聽打聽情況呢!”一位年輕員工說道。“我們這兩天聽說這個消息了,說實話心里挺沒底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員工透露,從“貴都大酒店”更名為“國敦大酒店”之前,他就是酒店的一員,跟著酒店經歷了風風雨雨,“干了這么些年,就圖個安定,誰也不希望公司倒閉。”
隨后,記者來到國敦大酒店四樓辦公室,發現會議室大門緊閉,門口掛著“會議進行中”的牌子,隱約有種緊張的氣息。總經理秘書張女士表示,目前公司領導正在接待客人,暫時無法就此事作出答復。5分鐘后,張女士又陸續打了兩個電話,又答復記者:“剛才請示了領導,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上級部門對此事的通知。”
記者注意到,國敦大酒店辦公室門窗和墻上的說明都用中英文雙語書寫,這或與酒店國際化的背景有關。公開資料顯示,青島國敦大酒店2008年成為新加坡千禧國際酒店集團旗下成員,公司不僅有國內員工,還有數名外籍員工。同時,酒店每年都接待不少國外旅游團體。
采訪中記者發現,酒店員工最為關心的是公司股權轉讓后,對公司員工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此,股權交易公告中的內容可以讓上百號員工暫時松一口氣。公告中“交易條件與受讓方資格條件”一欄中注明,對轉讓標的企業職工有繼續聘用的要求,具體為受讓方須同意標的企業繼續履行與職工(截至2015年12月31日,現有200名國內員工及4名外籍員工)簽訂的現有勞動合同。
■調查
島城多所高檔酒店已“改嫁”
記者梳理發現,國敦大酒店轉讓并不是個例,早在2013年,國際知名酒店管理公司凱賓斯基就正式告別青島,位于西海岸的原址酒店由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接手。從2015年開始,陸續有多家星級酒店被迫“改嫁”。青島花園大酒店、青島陽光溫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多元錦江大飯店等先后出現在各大產權交易所的公告中。
據了解,這幾家高檔酒店之所以被擺上“貨架”,與利潤大幅縮水有關,準四星的青島花園大酒店總負債達到4034.02萬元;青島陽光溫泉酒店2013年、2014年分別凈虧196.07萬元和162.41萬元;由于酒店會議用餐消費急劇下降,青島多元錦江大飯店收入也下降明顯。2月25日,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這幾家星級酒店已陸續找到下家。
“這兩年高端酒店行業確實不太好做,我們逼得沒辦法,夏天的時候為了吸引顧客,也得在酒店外面擺攤賣燒烤。”市南區一家星級酒店經理介紹。據了解,為了緩解危機,不少星級酒店開始走親民路線,放下身段賣包子、送盒飯。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副主任董志文介紹,國敦大酒店雖然是四星級酒店,但市場定位較為尷尬,隨著市場細分和行業競爭的加劇,酒店以往的優勢并不突出,造成利潤下降,最終不得不轉讓。對于高端酒店“改嫁”的情況,董志文也一直有所觀察,“這也是正常的經濟現象,酒店整體商務接待縮減影響,全國高檔酒店利潤都在下滑,如果酒店定位不準,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專家
高檔酒店業需“供給側”改革
對于高端酒店遭遇的困境,青島市委黨校的劉文儉教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隨著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一些高端酒店出現了‘扎堆’的情況,自然加劇各大酒店的競爭。”劉文儉教授分析,“但另一方面市場需求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務消費轉變為大眾消費,經營成本攀升,很容易導致高端酒店不堪重負。”
“高檔酒店業也需要‘供給側’的改革,加快自身轉型,優化公司機構,舍棄老一套的功能和服務,適應老百姓的需求。”劉教授認為,青島是一個旅游城市,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檔酒店的需求不降反升,但同時顧客的消費結構和習慣也在發生變化,“高檔酒店需要抓住行業洗牌的時機,突出自身的特色和價值,通過創新、轉型應對消費習慣的變化,度過困難期。”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