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公布2015年八大治水案例 墨水河解除限批

    2016-03-23 09:29:55
    責任編輯:光影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記者從青島市環保局了解到,2015年青島全市治水,省控重點河流全部消除了劣五類水體,水質量和水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其中,過城河道污水直排基本消除,全市主要河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同比分別改善15.5%和11.2%,膠州灣優良水域比例提高到65%。在“世界水日”這天,市環保局公布了去年島城八大經典治水案例。

    省控重點河流達到改善目標要求

    青島市有5條河流納入省控重點河流,分別是大沽河、澤河、墨水河、嵯陽河、李村河。自2015年5月起,市政府將“省控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列為“六大領域”專項治理工作重點予以統籌推進,制定了詳細的年度治理工作措施和實施計劃。市城建、城管、環保等部門分工合作,組織排查污水直排問題,協調推進污水集中處理、管網、泵站等治污設施及中水回用、濕地等“治用保”體系相關工程建設。各區市不斷加大河流截污治污投入,完善河道管理制度。

    根據省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自2015年7月以來,大沽河、墨水河、嵯陽河、澤河等省控重點河流水質已連續穩定達到省政府改善目標要求。全市重點監控河流主要污染物氨氮和化學需氧量濃度同比分別改善13.1%和14.2%,墨水河等一些河流重現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

    墨水河變清限批解除

    2015年4月,因墨水河流域污染問題,省環保廳對城陽區和即墨市政府進行了約談,并對城陽區和即墨市境內涉及廢水排放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實施區域限批。約談后,城陽區和即墨市政府對173家企業實行限產限牌,全面封堵沿河53處污水直排口,建設更新老舊污水管網,即墨污水處理廠四期、城陽污水處理廠三期相繼提前投入運行,轄區污水均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這些措施及工程的實施,徹底改變了墨水河長期黑臭現象,改變了墨水河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面貌,多年不見的魚蝦和水鳥又重現墨水河。經監測,即墨市出境斷面和城陽區出境斷面已連續實現穩定達標。鑒于城陽區和即墨市治理墨水河污染措施有力、效果明顯,省環保廳根據有關工作程序,決定自2015年12月起對城陽區、即墨市境內涉及廢水排放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解除區域限批。

    南辛安河畔建起濕地公園

    南辛安河(自上莊交通橋至鐮灣河)全長7.2公里,先后流經南(北)下莊、山科大、山孚日水、澳柯瑪、抬頭、港頭陳等十幾個社區與單位,治理前存在污水亂排現象,河道污染嚴重。南辛安河景觀工程包括河道治理、截污和景觀三部分內容,總投資3.02億元,其中水利、截污工程計劃投資1.17億元,目前已基本竣工。

    其中,沿河兩側建設各類污水管網約20公里,將30余處入河污水全部收集至污水主管網,新建暗渠、管涵半截流截污改造13處,實現雨污分流,對未及時拆遷村莊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集中收集,簡易處理后臨時就近接入污水管網。通過以上措施,實現日截污量達3萬立方米;完成河道清淤5200米;沿河新建4座橡膠壩、11座砌石壩,河道全線形成連續水面,水域面積達到20萬平米,在昆侖山路東側建造一處7萬平方米的濕地公園;建設中水管網約7公里,即將利用鐮灣河污水處理廠生產再生水補充河道。

    膠州城區河流覓得補給水

    膠州市的水資源量極其匱乏,人均水資源量占有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世界平均水平的1/32。為解決河道整治完成后河道內景觀用水無來源問題,膠州市委托國際水科院設計了《城區河道水質凈化方案》。方案在市東渠清淤護砌及兩岸截污改造基礎上,在市東渠西端膠黃鐵路西側修建1座補給凈化廠,凈化廠出水通過水廠內補水泵站由沿河鋪設約 5公里壓力管道提升至西湖公園,補充云溪河、護城河景觀用水,并最終循環流入少海。

    截至2015年底,凈水廠一期已經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聯機調試。投運后按每年運行7個月計算,補給水凈化廠年供水量約為1050萬立方米,能有效解決云溪河、護城河的水源及水質問題。同時,膠州市對沿河260個排污口全部實現截污,河道截污管網基本完成。其中,2015年投資1163萬元,鋪設三里河污水管道、204國道污水干管約10公里等。

    修復張村河69號截污口

    2015年3月以來,因有關橋梁工程施工損壞了位于嶗山區的西韓橋段污水管道,大量污水溢流進入張村河,嚴重影響了河流水質,引起市民高度關注。

    經市環保局協調,嶗山區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到現場調查原因,制定69號截污口污水管道疏通修復方案并現場督辦工程進度。嶗山區政府投入30余萬元,連續奮戰5晝夜,成功完成封堵任務,徹底杜絕了污水外溢,保證了張村河水質清潔。

    完成山東頭明溝截污工程

    由于山東頭社區沒有進行舊村改造,社區內沒有市政污水管網,家家戶戶排放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流經村內明溝,多年來一直造成石老人海水浴場西側的10號泄洪溝污水溢流,成為本市沿海一線的突出污染問題。

    2015年,嶗山區共投資約1000萬元,進行雨污分流,自上游梅嶺西路至香港東路沿泄洪溝敷設一條污水管道,全長約800米,居民戶和幾家小餐飲業戶排放的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道,在污水管道的下游接入香港東路的污水主管網,進入麥島污水處理廠處理。同時為保證截污效果,便于后期管理養護,對整個泄洪溝進行清淤,擋墻進行砌護,這些措施徹底解決了石老人海水浴場西側的10號泄洪溝污水溢流問題。

    平度市小泥河迎來新生

    小泥河污染治理工程,既是平度市政府2015年重點辦好實事項目之一,又是該市大氣和水污染治理項目之一,工程總投資1084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是對排水進入小泥河的香江路、長江路、貴州路、小泥河至陽光大道等17處排水管道進行雨污分流、截流改造,增加和完善雨污分流管道,將沿線企事業單位、村居的污水直排口全部接入污水收集系統,進入市政污水管網。

    該工程于2015年7月31日開工建設,共計完成宏偉路、長江路東段、香江路、半島路、惠州路、長江路等路段的管道敷設及路面恢復。由于資金充裕,調配得當,該工程按照預定施工計劃全面完工,于2015年12月3日通過了竣工驗收。

    平度5年內污水有出路

    青島崇杰環保平度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三期擴建暨一二期一級A 升級技改工程,于2012年8月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6180萬元,2015年8月底全部完成,2015年11月4日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同年11月13日,城建部門邀請相關專家及有關單位對該工程進行了綜合驗收。驗收完成后,該公司綜合設計處理能力達到了11萬噸/日,出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該項目建設后,崇杰環保平度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日增污水處理能力4萬立方米,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1萬噸/日,能夠有效解決平度市城區和開發區擴容升級至少5年內污水處理問題,同時提高了該市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對該市的水域環境進一步改善。

    記者 王媛 通訊員 孫俊杰

    \

    出廠水口設置的生物預警系統。

    ■相關新聞

    水質好不好魚兒先知道

    半島都市報3月22日訊(記者 孫桂東) 23日,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了解到,為了保障水質,除水廠制水工藝過程在線監控外,管網沿線還設有40多個人工水質在線檢測點。島城還在取水源頭及管網沿線等地方設置了20余處魚類生物預警裝置,在里面飼養了對水質敏感的錦鯉,實現從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的保障體系。

    據悉,島城的自來水在出廠前,先要進行106項檢測。不僅如此,正式進入市民家的水龍頭以前,還要過鯉魚這一關。工作人員設置了一個生物水箱,養魚的水和出廠水清水池的水相接,是循環流動的。里面飼養了對水質非常敏感的錦鯉,通過觀察它們的活動,能及時地發現其他儀器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發現的水質變化。魚兒們的生存狀況由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監控,平時每10分鐘觀測一次。自來水從出廠后進入居民家中管網至少還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一旦發現問題,工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防止自來水進入居民家中。在嶗山水庫等水源地也設有這樣的魚類生物預警裝置,從而實現從源頭到水龍頭的全程監控。

    另外,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了解到,“水垢”并非就代表水不“干凈”,其成分為碳酸鈣、碳酸鎂,都是有益于人體的礦物質,大家可放心飲用。工作人員解釋說,剛下的雨雪,水里不含礦物質,是“軟水”。而自來水加熱時鈣、鎂的碳酸氫鹽所形成的物質分解沉淀下來就是人們所稱的“水垢”。開水中的水垢往往反映的是水硬度,目前,島城自來水硬度值約為每升260至300毫克,遠低于國家標準的每升450毫克。所以,燒水時出現水垢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