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多家公司創始人為錢賣殼 民企對資金需求更迫切

    2016-04-12 09:44:48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尾聲,近日來達意隆、深圳惠程等多家公司紛紛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是小散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樣意味著有炒作的潛力,但是對于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來說卻是把雙刃劍,大概率說明公司業績不佳甚至出現虧損,實際控制人或者公司創始人想著拿錢走人,把殼轉讓。

    26家公司變更實控人

    2016年4月7日,深圳惠程接到實際控制人何平和任金生的 《確認函》,何平和任金生擬將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8674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11.1058%)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中馳極速。如上述協議最終履行完畢,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馳極速的實際控制人汪超涌和李亦非(雙方為夫妻關系),同日凱恩股份和達意隆也同時發布實控人變更公告。對此,有業內人士向媒體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決定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大方向,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也意味著公司未來的經營策略大概率發生變化。

    對于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定義,《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持上市公司股份50%以上的控股股東;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投資者;通過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的投資者,這一類實際控制人持股數不需要太多,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往往更多發生在第三種情形上。

    據媒體記者從滬深交易所已發布公告中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2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的公告,深交所18家,上交所8家,其中主要的變更形式還是公司控股股東將持股股權協議轉讓給其他人,從而引起了實際控制人的變更。

    民營企業更容易易主

    從26家變更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深交所公司占到了七成,表現出民營的上市公司占大多數,而國企上市公司中則顯得比較少,同時以中小板上市公司為主的實際控制人生變企業中則主要以實際控制人賣股走人的現象為典型。

    4月6日,凱恩股份控股股東凱恩集團股東王白浪和科浪能源與蘇州恒譽簽署了 《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蘇州恒譽受讓王白浪和浙江科浪能源持有的凱恩集團90%股權,而凱恩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為蔡陽。

    同日達意隆接到控股股東張頌明通知,其已于4月6日與樂豐投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其持有的達意隆2220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11.37%)至樂豐投資公司,通過本次股份轉讓,杜力和張巍成為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而從2015年變更實際控制人的公司中可以看出,容易變更實際控制人的企業仍舊以民營企業為主,因為民企實際控制人對資金的需求更迫切,不像國企的實際控制人,不需要為錢擔心。

    創始人多為錢走人

    A股設立20多年來,那些很早上市的公司中有不少出現了主營變更,而很多公司當初的創始人在完成企業上市后就一門心思地想著怎樣使得股權升值套現,而做大做強企業的雄心壯志則消失殆盡。

    有的上市公司創始人將股權以“半賣半借”的形式交出了公司控制權,比如宇順電子(002289)創始人魏連速就是先將3.49%的宇順電子股權轉讓給了中植融云,同時又將剩余的10.48%股權表決權交由中植融云行使,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也由魏連速變為解直錕。

    曾經的奧馬冰箱也是中國對外冰箱出口品牌的佼佼者,而當時奧馬電器(002668)的創始人蔡拾貳帶領科龍電器骨干開拓奧馬冰箱也被稱為一段傳奇。2015年10月,奧馬電器公布股權轉讓方案,曾任京東副總裁的趙國棟以12.13億元受讓奧馬電器原股東蔡拾貳等8名股東轉讓的3370萬股股份,從而以20.38%的股權占比成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蔡拾貳等原股東獲得12.13億元現金后讓出了奧馬電器控制權,離開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奧馬品牌。

    福建泉州曾經著名的鞋企泰亞股份在公司上市四年后,公司創始人林松柏就開始計劃著把泰亞股份這個殼資源賣出去然后大賺一筆,在經歷幾次失敗后,泰亞股份最終敲定讓愷英網絡(002517)借殼,泰亞股份的鞋業資產置出后,林松柏雖然還會繼續賣鞋子,但是在登陸資本市場后的那四年,林松柏并沒有抓住機會壯大這個品牌,反而只是一心想賣殼獲利。 (北商)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