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股轉公司公布的測試方案,新三板從昨日起至4月22日進行仿真測試,包括分層信息發布、分層信息變更等場景,為5月的市場分層正式實施做準備。據了解,新三板分層將根據盈利性、成長性和流動性三套指標篩選出試點企業。而分層實施后,將極大地提高新三板的流動性,市場對新三板將迎來一波上漲行情的預期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創業板來說也會有比較大的沖擊。
估值低還有溢價空間
新三板將進行第一輪分層仿真測試,對分層后的全部業務功能進行試運行。截至4月15日,已經有3740家公司披露了年報。統計顯示,有490多家符合創新層標準,其中60余家企業滿足多套創新層標準。有市場人士估算,最終進入創新層的企業數量將在1000家左右。市場分層是新三板今年的主要看點,根據盈利性、成長性和流動性三套指標從海量企業中篩選出部分優質企業進行差異化的政策試點。
根據分層方案征求意見稿,創新層標準一要求企業近兩年連續盈利,平均凈利潤不低于2000萬元,該指標已經超過創業板的要求。不過,與創業板目前82倍的市盈率相比,新三板企業平均市盈率只有30多倍。“第一批能夠進入創新層的企業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價值將得到釋放。創新層三個標準還是比較符合價值投資理念,而且市盈率非常低,對進入創新層的個股肯定有刺激。”青島投資網負責人王先生表示,創新層的估值顯然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投昆泰投資公司青島分公司總經理孫功化也認為,分層制等同于注冊制在新三板落地試水,由于新三板目前估值普遍較低,對投資者來說吸引力更大,對估值較高的創業板沖擊可能會比較大,“實際上這也相當于市場擴容,雖然短期由于新三板投資門檻高達500萬,對創業板的實際影響有限,但心理影響不容忽視,未來隨著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對創業板沖擊會比較大。”
創新層流動性將提升
“仿真測試的啟動更意味著市場期待許久的分層最終方案落地在即。分層標準的出臺將有利于促進新三板整體交易活躍。”孫功化表示,通過標準的制定,可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讓優秀的更優秀,在資金有限的市場更容易融資;而讓一些原本只掛牌但從來沒有股票交易的公司,或是沉淪至摘牌,或倒逼其改善經營。從投資者角度來說,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眾多,由于掛牌門檻低,所以質地良莠不齊,分層之后更便于投資者從中挑選出更適合投資的企業。
眾所周知,由于500萬的投資門檻、企業數量眾多以及企業掛牌門檻較低等因素的影響,新三板的流動性一直比較弱。中信證券近期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新三板擬募資額和實際募資額都出現大幅下滑,融資耗時明顯延長,市場資金對融資項目承接力度明顯減弱。隨著投資新三板的退出渠道變少,新三板融資規模出現持續萎縮的可能性正在變大。對于如何解決流動性這一問題,3月29日,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在上海表示,將建立健全統一的盤后大宗交易和非交易過戶制度,積極化解長期資金入市的制度政策障礙。不過,對于市場最關注的競價交易和降低投資者門檻,證監會去年發布文件都曾表示暫不考慮。
因此,新三板分層成為提升流動性的關鍵一步。神奇一號陽光私募基金經理沈琦表示,新三板分層后,部分掛牌企業可能會實現連續競價交易,與股票交易相類似,提高新三板交投活躍度,加大融資功能。
新三板會有一波行情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經達到6523家,總股本3824.85萬億元。市場的不斷擴容,使得掛牌企業的差異化特征日益明顯,進行分層管理也變得十分必要。在業內看來,分層以前,由于市場沒有預期,投資者不斷流失,有了分層預期后,流動性將會提高,市場總的資金量也會增加,部分創新層企業流動性會和基礎層企業出現分化。近一周,新三板市場成交金額共計41.7億元,環比增長51%,其中做市成交26億元,環比增長46%,市場成交股數、筆數和成交均價都有明顯攀升。
“市場上會有一波上揚,有對分層利好的一種預期在里面。但是能持續多久并不好說。”孫功化表示,分層只是新三板政策紅利的基礎部分,未來新三板走向取決于分層之后配套政策的實施力度和出臺速度。
(記者 王婷)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