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大媽差點被騙走兩百萬 轉賬時被銀行攔阻

    2016-04-23 07:49:50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接到騙子電話,市民呂女士誤以為自己卷入特大集資詐騙案,收到“警察”發來的通緝令徹底蒙了,于是按照騙子指揮要將錢轉至“安全賬戶”……近日,市民呂女士遭遇騙局,辛苦打拼多年積攢的200萬差點被騙走,去銀行轉賬過程中幸被銀行員工識破阻攔。市公安局民警提醒,不法分子常利用市民涉案的恐慌心理行騙,市民接到騙子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個電話差點騙走200萬

    3月29日下午4時40分左右,交行銀川西路支行營業廳匆匆跑進一名50多歲的女客戶,她神情緊張,要求立即使用貴賓通道查詢其名下的存款和國債并馬上匯出。由于客戶資金額達到200萬,數額比較大,支行理財經理李傳良于是詢問其匯款用途,但該客戶情緒激動,大聲指責工作人員拖延時間,并要求馬上匯款。見狀,該行相關負責人也急忙來安撫客戶,不過客戶仍拒絕說出匯款原因,并一再追問“我的錢還在不在?”

    該行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客戶是遭遇了詐騙,隨即詢問:“是不是有人電話通知你涉案,要求你匯款?”“是不是不讓你跟銀行說匯款用途,也不讓你告訴家人?”“是不是遠程操作過你的電腦?”均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這時客戶開始有點相信自己被騙了,但仍在糾結“我得考慮一下該不該告訴你。”

    要將錢匯至“安全賬戶”

    經過銀行員工的耐心引導,客戶呂女士最終道出了實情。原來,呂女士接到電話,對方先是自稱保險公司人員,說出了呂女士大量個人信息,騙取信任,隨后,一個自稱上海警察的人,說呂女士卷入了“XX”特大集資詐騙案,XX供述呂女士是同伙。這個團伙能量很大,每個銀行都有他們的臥底,堅決不能告訴銀行的人,并要求呂女士加QQ,通過QQ傳來呂女士的通緝令。

    呂女士見到通緝令,立即蒙了。按對方要求,將自己的銀行資產、股票資產、房產和各種密碼都告訴了對方,并按對方要求卸載了殺毒軟件,用黑布將電腦蒙住,不看屏幕,聽對方指令按網銀鑰匙的OK鍵將資產轉移到“安全賬戶”中。但由于騙子無法遠程破解銀行新一代網銀鑰匙,所以呂女士匆忙到銀行匯款。

    得知呂女士將賬戶密碼告訴了對方后,銀行員工立即幫呂女士進行了密碼掛失,并協助她撥打其它銀行電話掛失。

    利用市民恐慌心理行騙

    騙子電話詐騙常用的方式究竟有哪些呢?對此,記者采訪了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相關民警。“不法分子利用市民涉案的恐慌心理行騙。自稱“警官”的犯罪分子稱受害人的銀行卡涉及犯罪活動,直接造成了受害人的恐慌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判斷能力。”這名民警說。

    據介紹,不法分子通過語音電話或是群發短信的形式,編造虛假信息如:電話欠費、信用卡異地消費透支、社??ㄍS?、法院傳票未簽收等,誘使受害人相信身份信息泄露并涉嫌刑事犯罪,隨后假冒公安機關或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以受害人涉嫌 “販毒”、“洗錢”、“金融詐騙”等刑事犯罪需要協助調查為由,要求受害人將自己的資產,包括存款、現金、股票、理財產品等,一律套現并轉至“安全賬戶”或其指定的銀行賬戶。

    “也有的要求受害人以自己名義重新辦理銀行卡,并將財產轉至該卡。”該民警表示,不法分子同時索要賬戶密碼和網銀等信息,聲稱要開展所謂的 “合法性核查”,一旦受害人根據不法分子的要求進行轉賬匯款,自己的全部資金將在短時間內被不法分子通過網銀轉移,造成重大損失。

    需要提醒的是,我國法律規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在偵查辦案中,都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等隱私情況。如果涉及案件,必須出具工作證件及相關法律文書,當面進行詢問。

    (記者 錫復春)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