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正式入選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

    2016-04-26 07:19:53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

    昨天,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委了解到,近日,我市正式入選國家第二批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我市也成為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中唯一一個獲得“雙試點”的城市。

    記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已先后下發相關實施意見,加快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按照計劃,青島城市新區新建主干道必須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三年內,全市新建成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長度不少于30公里,“十三五”末期全市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不少于120公里。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實現75%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目標,努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青島”。

    “十三五”期間,市級財政每年還將安排不少于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不少于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海綿城市建設。(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傅春曉)

    海綿城市

    背景2014年有了初步構想

    青島關于海綿城市的建設早在2014年就有了初步構想。 2014年,青島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李江提交了《關于建立青島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提案。此后,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在對李江的回復中提出,青島市將認真研究提案中的建議,利用好有限的雨水資源,加快建設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打造“海綿型”城市。

    目標2030年市區80%達標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實現75%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目標。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有效解決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澇災害等問題,努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青島”。

    要求推進新老城區“海綿”建設

    新開發區域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老城區要結合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老舊小區整治等推進區域整體治理;推廣海綿型建筑與小區,因地制宜采取屋頂綠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統籌規劃設計符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道路高程、橫斷面、綠化帶、排水系統,使用透水型材料和鋪裝工藝;新建公園綠地、城市廣場應因地制宜采取透水型鋪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分散式消納和集中式調蓄相結合的低影響開發設施;加強對城市河道、坑塘、濕地等水體自然形態的保護和整治恢復。

    意義借勢發力促城市建設

    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對我市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緩解我市缺水現狀,改變城市建設方式,使城市水環境、水資源、水循環、水生態與城市開發建設相協調;加快推進老城區城市面貌改善,縮小“南北差距”,提升城市檔次。我市將以此次入選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為契機,借勢發力,加快推進城市建設,促進青島城市建設走向全國前列。

    地下管廊

    背景2011年投入使用第一條

    青島早在2011年就在高新區投入使用了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市政、電力、通訊、上水、中水、熱力等6種管線全部納入綜合管廊,至少100年不用重新開挖。為了監控管網的運行,管廊中還安裝了排水、通風、照明、通訊、安全監測等設施,熱力和給水管網則加裝了電動執行器,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開關。

    目標

    5年內建120公里地下管廊

    我市將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目標和計劃,3年內新建成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長度不少于30公里;“十三五”期間,各區市每年建設長度不少于2公里,青島高新區、藍色硅谷核心區每年建設長度不少于3公里,“十三五”末期全市完成不少于12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

    要求

    新建道路五年內不得開挖

    新建、改建、擴建的道路交付后五年內,大修的道路竣工后三年內,不得開挖敷設管線。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應當同步規劃建設綜合管廊;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和新區建設,按照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應當建設綜合管廊的,應當同步配套建設綜合管廊。

    老城區在地鐵建設、大型河道治理、舊城成片改造時,應當推行綜合管廊建設。不具備條件的,應當為綜合管廊預留規劃通道。

    意義

    探索管廊建設“青島模式”

    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有利于我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在國家專項資金支持下,進一步推動我市探索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為全國濱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開發建設提供可資借鑒、復制的示范經驗。

    下一步,我市將牢牢抓住此次入圍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的契機,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優勢探索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青島模式”。

    新聞內存

    15個地下管廊試點城市

    廣州、石家莊、四平、青島、威海、杭州、保山、南寧、銀川、平潭、景德鎮、成都、鄭州、合肥、海東。本版制表李紅芬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