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一季度生態獎結果 李滄獎512萬膠州罰424萬

    2016-05-13 10:34:21
    來源:青島新聞網
    責任編輯:光影

    昨天下午,市環保局、市財政局通報了2016年第一季度各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及生態補償核算結果。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萊西市獲得了80萬~512萬元不等的“氣質”獎金;市南區、黃島區、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則挨罰,最低罰金為市南區24萬元,最高的膠州市達424萬元。一季度全市未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市北李滄等五區市獲獎勵 市南黃島等五區市被罰

    12日,青島市環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青島市2016年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方案》,根據省市環保部門委托的第三方監測運營機構對各區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和環保部秸稈禁燒衛星遙感監測核定結果,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對各區市2016年第一季度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情況進行了核算。

    根據核算結果,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萊西市分別獲得市財政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獎勵資金184萬元、512萬元、312萬元、80萬元、352萬元,市南區、黃島區、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分別需向市財政繳納補償金24萬元、32萬元、328萬元、424萬元、128萬元。此外,一季度,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均未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今年首次將秸稈禁燒納入獎罰范圍

    日前,《青島市2016年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方案》出臺,今年的《方案》和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歸納為“一增、兩減、一提高”。

    “一增”就是增加了秸稈禁燒的內容。記者了解到,青島市為全省首個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生態補償考核的地市。秸稈禁燒工作的考核范圍為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該項工作考核數據采用環境保護部秸稈禁燒衛星遙感監測核定結果。重點禁燒區域如機場、交通干線、高壓輸電線路附近、人口集中區、各級自然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等)每出現1處火點,所在轄區向市財政繳納5萬元;其他區域每出現1處火點,繳納3萬元。對全年未出現秸稈焚燒火點的區市,市財政將于年底獎勵50萬元。

    “兩減”即刪減了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兩項考核指標,只考核PM2.5、PM10兩類污染物。PM2.5、PM10兩類污染物考核權重分別為60%、40%。“一提高”指的是今年我市將生態補償資金系數大幅提升,由原來的10萬元/(微克/立方米)提高到40萬元/(微克/立方米),一方面是為了與省生態補償辦法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更大程度的激勵各區市改善空氣質量的積極性。

    生態補償獎罰金額計算方法

    各區市的生態補償金額度=考核得分×生態補償資金系數。生態補償金系數為40萬元/(微克/立方米)??己说梅?(上年同季度PM2.5平均濃度-本年考核季度PM2.5平均濃度)×60%+(上年同季度PM10平均濃度-本年考核季度PM10平均濃度)×40%。

    污染物濃度以微克/立方米計。舉個例子,從一季度獲得補償金最高金額的李滄來看,按照公式,李滄區一季度的考核得分= (73-69)×60%+(139-113)×40%=12.8。由此則出,李滄區一季度的生態補償金額度=12.8×40=512萬元。(通訊員 孫俊杰 郭釗敏 青島新聞網記者 朱穎)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