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聲陣陣,海風習習,紅瓦綠樹藍天的美景下,你是否有跟愛人、朋友、同學等相約美麗的匯泉灣畔,一起玩耍之后,進匯泉影城看場電影的經歷呢?如今,這經歷只能用來回憶了。記者近日獲悉,2004年開業,曾有“青島環境最好”美譽的我省首 家 星 級 影城——匯泉影城悄然停業。盡管匯泉影城停業的主因是“租賃合同到期”,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獲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包括青島在內的全國多數城市,盡管票房飛漲,但八成影院并不盈利,匯泉影城的停擺或意味著影城獨立經營的時代結束,現在以及未來,影城只能作為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配套設施而存在并謀求發展。新型影院方興未艾,未來青島乃至全國仍有大批影城“在路上”,那么,現有影城必將迎來重新洗牌的時刻。
關鍵詞:經營困難
首家星級影城停業
上周末,記者偶然路過匯泉廣場,赫然發現匯泉影城已經是“鐵將軍把門”。記者嘗試登錄某第三方售票平臺買票,發現匯泉影城顯示“本影院暫無排片”。記者隨后從影院所屬的青島市發行放映公司總經理王毅處獲悉,影城停業是因為“房屋租賃合同到期”,不過,他也不否認,匯泉影城如果繼續經營下去,先不說影城自身面臨的各種難題,在周邊業戶早已紛紛撤離的現實下,匯泉影城已經成為該區域休閑生態鏈上的“孤家寡人”,靠影城自身造血能力維持運營,基本屬于天方夜譚。
2004年9月,當時堪稱國內一流、山東省首家星級影城——匯泉電影城在被譽為“城市客廳”的匯泉廣場亮相,引發全國范圍內的極大關注。那是“星級影院”的概念第一次切實走入島城影迷的生活,很多前往觀影的市民發出了 “影城像賓館”的感嘆。2005年,青島票房從900萬攀升至1300萬,其中匯泉影城占據半壁江山,曾創下單日票房過4萬的紀錄,這一數據即使放在當下的很多影城,也只能是望塵莫及。接下來的幾年,匯泉影城的票房持續走強,最高峰一年近千萬元。
關鍵詞:業態失衡
“匯泉”完成了歷史貢獻
匯泉影城曾經是很多青島影迷心中的美好記憶。住在文登路的影迷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經常穿過匯泉廣場到第一海水浴場游泳,“節假日或者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和家人到匯泉影城看看電影,玩一玩,說心里話,對匯泉影城還是有感情的。”不過,他也承認,去匯泉影城的次數越來越少,“以前還有很多小吃店、商鋪、賓館,現在基本都不營業了,到這里來只能看電影,感覺沒有以前好了。再一個,孩子大了以后,都愿意去新影城看電影,雖然距離遠點,但能玩的地方多。”張先生說。
顯然,隨著周邊業態的消亡,匯泉影城不得不獨自應對市場,盡管風景優美,而跟越來越多新建的星級影城相比,環境優勢幾被忽略不計。那是不是說,影城選址有問題呢?王毅對此并不認同,他說,匯泉影城當初選擇在匯泉廣場,其實有它的時代背景。“一方面之前的影院都是單體影院,只要選擇客流比較集中的區域就可以,另一方面,當時條件所限,青島沒有大型的、適合開建影城的商業業態,正好當時匯泉廣場是作為‘城市客廳”來打造的,這樣來看,匯泉影城在當時的選擇毫無問題。要不然,匯泉影城也不會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票房屢創新高,多年占據青島票房的半壁江山。”王毅說,當然,匯泉影城本身的弊端也很明顯,“影城建在廣場地下,低于海平面,本身就潮濕,后來還發生過影城被淹的事情,有很多安全隱患。這些都是先天的問題。再加上后來,周邊業戶的陸續撤離,肯德基只是季節性營業,只剩下匯泉影城在撐著,實在勉為其難。所以,我想說,匯泉影城已經完成了她的歷史任務和功能,也為青島的電影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促進了市民對電影、對影院的認識,培養了相當數量的影迷。”
關鍵詞:不是個例
全國影院八成難賺錢
無獨有偶。據青島一位影院經理透露,即墨新時代影城也于早前暫停營業。據悉,影城正在尋求合作伙伴,但尚未有人愿意“接手”。
匯泉影城和即墨新時代影城的停業并不是個別現象。記者搜索“影城”“倒閉”“關門”等關鍵詞可見,各地網站、媒體都有本地影城停業的相關消息。濟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影城經理近日曾向記者表示,當地一家經營不善的影城正在做關門的準備,“今年以來,煙臺、德州、淄博三市的城區,每個地方至少有一家影城已經倒閉。”事實上,在電影市場火熱的南方票倉重鎮杭州、深圳、福州等地,也陸續爆出影城經營不善,甚至倒閉的消息。
“杭州去年票房前五位的一家影城,今年已經開始不賺錢了。”青島藝佳電影城總經理孫為洪告訴記者,杭州票房前五位是什么概念呢?一年的票房收入要在3000萬以上才能擠入前五名。“如果票房3000萬都不盈利,你能想像票房不到一千萬甚至只有幾百萬的星級影城是什么樣的經營狀況嗎?”孫為洪認為,青島影城的經營狀況與全國的現狀相符合,很多區域的影城早已飽和,“以我獲得的信息和從業經驗判斷,青島50家影城,大約有10%能盈利,10%到20%保持收支平衡,其它大部分影城都不盈利。”
大多數影城不盈利的觀點,幾乎是接受記者采訪的諸多業內人士的統一認識。王毅坦言,盡管全國的電影市場非?;鸨霸航ㄔO的泡沫已經顯現,“電影院設施越來越先進,環境越來越舒適,軟硬件都在升級,票價也在降低,觀眾的確也受了益,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影院都在賺錢。目前業內公認的一個數據就是,八成影院在虧損。”
未來幾年影城持續增加
中國電影進入21世紀之后發展迅猛,每年的票房增量都在三四成以上。2015年,是中國電影票房高達440億,相比2014年增速達48%,而這個超高的增速,在業內人士看來,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新建影城的拉動,“影城每天都在增加,票房怎么可能不增加?”
公開數據和媒體報道顯示,2015年我國全年新增影院1200余家,新增銀幕8035塊,日均增長超過22塊。目前,全國影院總數超過6000家,銀幕總數達31627塊,與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場只差約7000塊。“如無意外,2016年中國銀幕數將超過35000塊。”山東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一位資深電影人對媒體說。
穩坐山東省票房頭把交椅的青島,新影院建設的速度自然也不慢。截止到2015年底,青島營業影院的官方數據是47家,繼CGV星聚匯萬象城店后,今年,包括金太郎4K國際影城、SFC上影影城金獅廣場店等在內的新影院已投入運營,并迅速成為各地區熱點影院。據青島文廣新局廣電處處長冉策透露,未來兩三年,青島影城數量還將持續增加。青島西海岸影城喬總也透露,據他所知,到2018年,以萬達東方影都在建的亞洲最大的影院為中心,黃島地區在建和籌建的影城近20家。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