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一名普普通通的漁民,不干養殖轉行拍電影了?昨天記者從即墨市文廣新局了解到,我市首部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的大型青春勵志輕喜劇即將在即墨開機。據介紹,該劇以玫瑰小鎮為主場,內容包括大沽河、藍色硅谷等大項目的建設,初期投資280萬元,制作團隊和明星陣容不亞于一般影視劇。
記者 楊海濤
走出海參池創建影視中心
這位轉行拍電影的即墨漁民名叫張宗杰,今年49歲。準備拍電影前,張宗杰一直搞海參養殖,且比較成功。養了十余年的海產品,效益也不錯,他為何突然撇開老本行,轉入影視業了?
“我這個人喜歡闖蕩,越是陌生的領域越敢闖。這五年海參市場低迷,但總體還是賺錢的,不過傳統養殖業處于轉型期,國家鼓勵創新創業,我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大膽轉型。”張宗杰笑著說,他把之前的海產品基地轉租,加上之前的積累,拿出所有積蓄,投身于影視行業。昨天,他主導的我市首部大型網絡電影《圣荷一號》在玫瑰小鎮和大沽河選外景。據介紹,這是一部青春勵志輕喜劇,主題是“美麗鄉村”建設,今年10月底將正式上映。
投資數千萬不是鬧著玩的
從漁民轉型成為影視出品人,張宗杰籌辦了一年多。他告訴記者,拍電影不比看電影,此前多地曾有農民拍電影的事例,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拍電影不僅需要大量資本,還需要創新思維,工作量繁雜,能堅持到最后的寥寥無幾。說起籌資拍電影,張宗杰說:“我不是鬧著玩的! ”
記者了解到,在即墨市相關部門和國家政策支持下,張宗杰走出海參池,于今年初創辦了青島創客影視科技文化發展中心,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中創客基地10000多平方米、大學生孵化基地7000平方米、玫瑰小鎮影視基地2600余畝、演員培訓基地5000余平方米。中心主要以支持大學生創業、發展影視、科技、文化為主,并提供影視制作、文學創作、科技創新、創客創業、免費培訓、大學生就業等多個項目。
導演編劇演員全用最好的
瀏覽現有的由農民所拍攝的電影,人們會發現,制作環節多比較粗糙,當事人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演員也是普通村民,總體水準自然難以稱道。
和搞海參養殖時一樣,張宗杰不喜歡“將就”,作為自己的“處女作”,張宗杰說從劇本到導演再到演員,他任何細節都追求“最好”。這種做事風格首先體現在人員的選拔上。記者了解到,該部影片所請的導演叫厲凱,曾參與過電影《赤壁》、《關云長》及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影視劇的拍攝與制作。
“此次演員的選擇,既有中央戲劇學院的新秀,又有影視界的老資歷,主要考慮影響、本土、貼近這三個方面。”厲凱說。記者了解到,該部電影擬邀的演員有青島籍明星“關羽”的飾演者陸樹銘,還有歌手陳星,國家一級演員任偉,及參演《七品芝麻官》的苑瓊丹,此外還有《西游記》豬八戒的飾演者馬德華等。
取材“美麗鄉村”祛浮躁
記者了解到,該部電影的主題是“美麗鄉村”建設,同時,結合轉型期的創業潮,勸諫年輕人注意祛除浮躁之氣,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故事講述了女一號“劉思琪”經歷家鄉的發展變化,為了守護家鄉的發展成果,放棄更好的個人發展機會,和男一號“鄭宇翔”偶遇,致力于人生創業的故事。“這只是梗概,具體劇情暫時不能透露,故事情節婉轉曲折,有很多‘包袱’,觀眾猜不到結局,更想不到情節轉變的意外和搞笑??梢哉f這將是又一部《瘋狂的石頭》。”導演厲凱說。
“我看了劇本,這次拍的是大型網絡電影,勵志是主調,同時劇情詼諧幽默,讓觀眾在觀看時笑中有淚、嘆息之余有珍惜,最終回歸‘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玫瑰小鎮董事長王濤說,這部電影能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即墨的新農村建設,讓人們看到農村的變化,同時也給創業青年打一劑預防針——若想成功,必須抵制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工匠精神”。
“初次創作大劇,我們打算在角色上留一部分給青島人,有愛好表演的市民,可以來即墨華山一路269號我們影視中心報名,我們可提供70個名額。”張宗杰。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