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近日發布,再度引發市場對北斗導航產業的強烈關注。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近兩年來我市一直在集中優勢資源,加快培育壯大北斗導航產業,力爭完成到2020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目標。昨日,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北斗(青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建設工作已經啟動,而北斗大廈也即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啟用。
[進展]
數據中心建設已啟動
昨日,記者從青島市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了解到,目前,北斗(青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建設工作已經啟動,正在進行方案的論證工作。
早在2014年底,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就與青島市經信委、青島高新區簽署了《北斗(青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合作建設協議》,決定在青島市建設北斗導航數據中心,旨在服務青島市北斗導航產業發展,并與國家數據中心實現數據互通,發揮青島北斗數據中心的分中心作用,帶動青島北斗導航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服務青島乃至全國用戶的總體目標。也就是說,北斗(青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建成后,將打造出北斗導航產業的“青島標準”。
作為我市北斗導航建設產業的重要載體,北斗大廈一直備受業界關注。據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斗大廈將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啟用。北斗大廈位于高新區清華科創慧谷,建設樓高12層,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集聚北斗數據中心、檢測中心,以及北斗導航創新機構和企業,打造北斗全鏈條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這也為北斗(青島)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提供了充實的項目數據和行業應用支撐。今年,隨著青島北斗大廈的啟用,將有一批北斗導航項目落戶青島高新區,實現“企業集中、產業集聚”。記者了解到,去年包括知名企業北斗星通在內的24個北斗項目在青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涵蓋北斗數據中心、產業基地、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工作站、軟件開發、終端研發、服務平臺,以及智慧青島行業應用等北斗全產業鏈項目。而這些項目將全部進駐北斗大廈。
[應用]
實時自動監測海面溢油
據統計,2015年,全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超過13000家,總產值超過1900億元。2016年將發射2顆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加速,2018年北斗系統將形成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球初始服務能力,率先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基本服務。在政策和產業需求的雙重拉動下,我國北斗導航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而青島的研發成果也逐漸亮相。
今年第5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該衛星首次搭載的太陽帆板監視相機就是由青島光電院光譜成像研究室自主研制的,它通過動態拍攝可以對衛星、飛船等航天器的健康狀況進行診斷,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目前這種相機已經實現了批量化生產,訂單簽至2020年。據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光譜成像研究室主任王新全博士介紹,高光譜成像技術除了航天領域,它已經在考古、精準農業、刑偵、醫療、食品安全等行業廣泛應用。
目前,北斗導航系統在我市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海洋及大氣環境監測、海洋觀測、海洋漁業、智慧港口、海洋工程等方面。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也深耕這些領域,其研發的海面溢油監測系統就能夠實現遠程、實時、全天候、全自動對設定水域進行連續溢油監測,通過與監控中心組建區域溢油監控網,實時提供溢油監視數據、圖像信息及空間位置信息,系統可及時發布水域溢油遠程報警信息,把溢油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
[目標]
2020年導航產業產值超100億
中國北斗民用推廣應用聯盟秘書長黃宇輝介紹說,根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北斗產業的應用將主要從行業和區域兩個方面推進實施,到2020年產業目標可實現4000億元規模。而根據規劃,我市將用三年時間,加強人才培養和儲備,引入一批行業優質企業與我市骨干企業協同發展,通過一批行業應用示范項目的實施提升北斗導航應用水平,完成對我市北斗導航產業發展生態圈的打造,大幅提升北斗導航及相關產業產值,力爭到2020年產值超過100億元,有力支撐我市藍色經濟區發展和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逐步形成具有藍色經濟特色的北斗導航產業集群,成為國家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城市。記者 王婷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