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3月1日起,我市正式啟動商事制度改革,分步實施了注冊資本、企業住所、登記注冊便利化、“先照后證”、監管模式、“三證合一”等方面的具體改革措施,實現了新常態下市場主體準入的便利化、創業創新的低成本化和企業登記的高效化。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我市市場主體總量增加、規模擴大、結構優化和民營經濟發展,為推動大眾創新創業方面的突出成效為我市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一攬子舉措為市場增動力
按照國務院和國家工商總局、省工商局部署,我市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和驗資報告,放開首次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登記條件,全面降低準入門檻和創業成本。積極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改革。一是在全市推廣“獨任審核制”代替“一審一核制”,提高審批效率。實施工商注冊便利化改革以來,登記注冊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縮短了80%;企業往返注冊窗口次數由4次減少為2次,減少了50%。二是2015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 《關于深化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的意見》。繼續下放部分企業登記權,除法定必須在市局登記的股份有限公司和市內三區的外資企業外,其余企業登記權限全部下放,方便企業就近登記,為企業節省時間成本。
認真落實工商前置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執行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目錄以外的,一律不再作為市場主體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做到“應放盡放、非禁即入”,打破市場主體準入的“玻璃門”和“彈簧門”。積極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自2015年10月1日起,我市全面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把原來由工商、質監、稅務三個部門分別核發不同的證照,改為工商一個部門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實現了“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企一碼、一網互聯、一照通用”,將過去三個部門接力式辦理轉變為一站式審批服務,有效提高了審批效率,降低了創業成本。
深化改革為市場添活力
市工商局積極推廣“預約登記制”改革。針對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場主體注冊數量激增、登記窗口繁忙的現狀,市工商局組織召開了全系統“預約登記現場會”,提高審批效率,減少辦事群眾等待時間。全市預約登記率達到85%以上。積極出臺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的舉措。下發《關于對創客企業注冊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加大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力度。繼續放寬創新、創客、創業類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的名稱核準條件、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經營范圍登記條件,積極做好電子商務、創客等新興業態的登記注冊,鼓勵借助網絡平臺從事經營的經營者辦理營業執照;主動聯絡工業園、創業園等創客平臺提供者,為平臺內的創客經營者提供注冊登記的便利化服務。
我市還繼續深化企業住所登記制度改革。對2014年出臺《青島市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 5月26日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建立商事登記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平臺。經市政府授權,市工商局聯合市編制部門、電子政務部門以及政務服務管理部門,于4月30日印發《青島市商事登記審批信息互聯共享工作規則》。
堅定不移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下半年市工商局將繼續按照國務院商事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以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以打破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為突破口,力爭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首先做好《青島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新修訂的住所登記管理辦法將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主要有三大亮點,一是實施住所和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申請人憑住所(經營場所)承諾書申請登記,不需提交產權權屬證明、住宅用房改為經營用房證明等材料。二是建立“禁設區”。授權各區市政府根據城市管理、安全、規劃等需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市政府規定等建立特定行業不得設立的區域。三是試行住所登記“席位注冊”。借鑒上海自貿區等地區的改革經驗,允許律師事務所等機構提供“席位注冊”地址,為市場主體提供住所托管服務及其他配套服務。該辦法實施后將進一步釋放我市住所資源,刺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做好商事登記審批信息互聯共享平臺上線運行相關工作,讓企業足不出戶就完成企業名稱的申請工作。
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商事制度改革將再次提速。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繼去年10月1日全面實行“三證合一”后,再度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實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各地各部門自今年10月1日全面實施。按照《通知》要求,改革將全面實現“五證合一”,全面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青島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表
1.《青島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辦法》8月1日起正式實施。
2.授權各區市政府根據城市管理、安全、規劃等需要,依據法律法規等建立特定行業不得設立的區域。
3.試行住所登記“席位注冊”,允許律師事務所等機構提供“席位注冊”地址,釋放我市住所資源。
4.做好商事登記審批信息互聯共享平臺上線運行相關工作。
5.做好企業名稱查重全程電子化改革,實現名稱申報與設立變更登記同步進行。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