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萊西,提起農村、農業,人們不再聯想到“窮、累”等字眼。2萬畝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現了種地機械化、種菜不愁賣、管理有人教、增收有保障。產業革命般的生產模式創新、高標準示范田的推廣,讓這里的農業生產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黑土地變“園區”農民增收15倍
“土地還是這塊土地,收益卻是前些年的15倍!”萊西店埠鎮后屯村54歲的老趙告訴記者。
前些年,看著村民們種胡蘿卜發家致富,沒有資金、不懂技術的老趙只能心里干著急。2014年,合作社出資4萬元幫他建起了2畝地的鋼架大棚。第二年,老趙僅種胡蘿卜和西紅柿純收入就達3萬多元。
作為全國胡蘿卜之鄉的店埠鎮,近幾年在財政資金的幫扶下,黑土地上長出了“金子”。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實施后,村民胡蘿卜棚一下子升級成了8-10米寬、3米多高的鋼架“嶗山棚”,拖拉機可以進行耕地,胡蘿卜能提前半個月至20天上市,農民收入十分可觀。2萬畝園區帶動近4000戶農民“入園”,戶均年增收1.5萬元。
“無人種植”試驗“農業革命”
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示范推廣中心是目前半島地區建設標準最高的連棟智能溫室。園區配物聯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可根據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及蔬菜生長數據,智能控制澆水、施肥、調溫、調濕等環節。
萊西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財政分三個年度總投入9000萬元,扶持了園區內1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園區還引來蔬菜保鮮出口與深加工企業10余家,年產值3.6億美元,有力保障了菜價穩定和菜農收益。
35%農田升級高標準示范田
萊西市是傳統的農業縣,萊西市財政局爭取國家資金20502萬元,在夏格莊鎮、沽河街道等鄉鎮,疏通修建河道,打造了15.4萬畝高產農田示范區。記者從萊西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了解到,示范區涉及9個行政村農業人口7363人,采取水利、農業、林業配套措施,進行田、水、路、林的綜合治理,達到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要求。
據了解,萊西市現有耕地107萬畝,今年,該市35%農田將升級為高標準農田。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