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濟南青島總規劃誰更強? “雙中心”分工不同

    2016-08-31 14:56:19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光影
    \

    “本輪城市總體規劃強化了區域性中心建設的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強化了省會城市群協作發展。”濟南市政協常委、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邵莉說,規劃要求加強區域協作,構建以省會濟南為中心,與周邊淄博、萊蕪、泰安、聊城、德州、濱州6個城市共同組成的省會城市群,加強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區域統籌協調發展。

    除此之外,本輪規劃還明確了濟南“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的定位。這樣的定位,會讓人不禁聯想到與青島的比較。今年1月份獲批的青島城市總體規劃,定位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兩個城市哪個實力更強?

    對此,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唐建平認為,山東城鎮體系為“雙中心”格局,濟南、青島兩大城市分工不同。山東半島城市群一直是“雙中心”格局,濟南歷來都是雙核之一。與沿海的青島相比,濟南有三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作為省會城市,行政資源高度集中,教育、醫療、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務優勢明顯。二是作為南北京滬和東西青銀兩大通道交會的樞紐,濟南對外聯系便捷,有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濟南在全國高鐵直達城市數排名第二,腹地廣闊,尤其是當前外需波動較大、內需加快發育的宏觀形勢下,這一優勢將更為凸顯。三是濟南在城市群體化發展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一步,濟萊協作區建設穩步推進,濟泰合作順利開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陸續實施,濟淄泰萊德聊城鎮密集區發展規劃即將展開,所有這些將為濟南市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唐建平指出,濟南的不足同樣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濟南的經濟總量不如青島,國際化程度不夠高,區域整體發展水平還有差距。二是生態環境和交通擁堵問題較為突出,很大程度上影響高端生產要素的聚集,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聯合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有關城市開始合作治霾,軌道交通也開始起步。三是濟南還缺少實質性的國家級戰略支撐,青島是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的核心,青島西海岸新區是第9個獲批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藍谷也被列入了國家“十三五”。這一點上,濟南是落在了后面,希望黃河新區這次申報國家級新區能成功,盡快有所突破。

    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閆整說,濟南的政治中心影響更大,青島則偏于經濟中心。從全省來看,未來仍然是“雙中心”格局,而不是“一家獨大”,在功能定位上各有分工,差異化發展。

    [編輯:光影]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