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航銘海釣”杯快艇路亞大賽在青島舉行,這是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青甘魚釣魚比賽。此次海釣大賽共有8條船,每條船的價值都在5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并且釣法難度較大,門檻較高,是屬于競技性比較強的一種海釣方式。
如今,海釣已發展為一項海洋旅游休閑產業,在全國各城市受到了廣泛關注。據悉,海釣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能帶動船艇租賃、導釣服務、漁具餌料、海鮮餐飲、旅業服務和購物消費等產業的發展。一條魚可以拉動魚苗生產、漁具制造、釣具制造副業產業的發展。目前,青島的海釣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此次比賽將吸引更多人關注海釣行業,進一步推動島城旅游、商貿、游艇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造海洋牧場發展休閑垂釣
“青甘的釣法比普通釣法難度更高,此次比賽共有8條游艇參賽,每條船4個人,其中一人是船長,另外3個人互相配合。”青島航銘海釣俱樂部總經理孫源表示,“由于青甘很狡猾,很兇,而且勁很大,有時即使上鉤了也會掙脫掉,所以團隊的配合力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比賽使用的都是專業釣魚快艇,比賽魚種在省內賽事也是第一次采用,有效魚種是青甘、紅甘、煙仔及鬼頭刀。”孫源告訴記者,“潮連島是青島的優質海域之一,而青甘在北方地區也只生活在潮連島海域,這里海洋資源豐富,魚群更為多樣化。我們也有自己的海洋牧場,在發展休閑垂釣的同時,還可以保護海洋資源。”
為上下游產業提供發展機遇
青島作為一座沿海城市,擁有大小島嶼60多個,海洋資源豐富的島嶼也不在少數,為什么很多人還不遠千里萬里去外面釣魚?“很多海釣的人對青島本地的魚種都不太了解,希望可以通過本次比賽推廣青島海釣,讓更多人了解海釣這個產業。”孫源表示,“通過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我們發現,青島海釣業發展呈遞增狀態,七八年前沒有那么普及,只是一直有人在玩,現在的門檻越來越廣,裝備越來越年輕化,隨著釣魚艇需求的不斷增多,釣魚產業的興起也帶動了游艇制造業的發展。”
青島的海釣愛好者有很多,管勇是其中之一。2001年迷上釣魚后,他籌建了島城首個第三方海釣聯盟平臺,打造了一個海釣聯盟BBS論壇,現在已經有4萬名會員。管勇表示,12年前剛開始的時候,第一年的用戶只有幾千人,后來人數逐漸增多,近三四年有了爆發式增長。今年11月,管勇打算開發海釣聯盟APP,包括天氣、科普類知識、全國知名的海釣俱樂部信息等,還將請一些全國知名的釣魚老師在線講解,進一步整合線上資源,打造一個類似映客那樣的釣魚界直播平臺,將島城海釣業帶入國內前沿。
實現一產向三產的過渡邁進
隨著社會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海釣在山東已經不僅是一項休閑活動,還發展成新興的海洋旅游休閑產業。作為一項中高端的休閑旅游活動,休閑海釣素有“海上高爾夫”之稱。在歐美國家,海釣已有上百年發展歷史,美國海釣年產值達到380多億美元,是商業漁業產值的3倍;日本是亞洲最大的海釣消費國,海釣愛好者占全國人口的30%,僅漁具、魚餌的年銷售額就達8億美元以上。
休閑海釣產業的發展實現了一產的傳統漁業向三產的休閑漁業過渡。休閑海釣將單一產業發展成以漁業牽頭,旅游、體育、文化共同搭臺唱戲的格局,延伸了漁業產業發展的鏈條。而對于海濱城市來說,以“海釣賽事”品牌為切入點,可以圍繞海釣賽事、海釣賽事基地、賽事服務、賽事休閑、海釣休閑進行一體化建設,從而帶動全新產業培育和發展。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