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銷售理財保險需錄音錄像 青島險企銀行提前雙錄

    2016-09-06 07:21:40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亞麥
    \

    因高于銀行定存的回報率,以及諸多的“安全保證”,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市民主流投資選擇之一。為切實防范不當銷售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監會及保監會日前發出聲明,從明年起,從業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時,須同步進行錄音錄像。近日,記者探訪發現,島城銀行及保險公司的“雙錄”工作已經展開。

    事件>>>

    銷售理財保險產品要“雙錄”

    銀監會要求,2016年年底前,除部分確實有實施困難的農合機構、村鎮銀行等小型機構外,其他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就在不久前,保監會也向地方保監局、各保險公司下發《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 (征求意見稿)》,擬進一步規范銷售過程。根據《意見稿》,向50歲以上的消費者銷售保險,或消費者一次性繳保費超20萬元均需錄音錄像。而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保險產品的,應記錄投保人投保確認過程操作軌跡,對投保流程操作界面關鍵環節進行截屏。該項要求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記者從島城的銀行和保險機構了解到,所謂理財產品“雙錄”,即在理財產品、保險產品銷售過程中進行錄音錄像同步監控。

    探訪>>>

    銀行:理財窗口“雙錄”進行中

    在閩江路上的一家城商銀行營業網點內,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該行理財經理,在咨詢了開戶以及購買流程等問題后,當開始具體簽協議和介紹理財產品的時候,記者看到面前擺著一個粉紅色的錄音機,在理財經理一側,一個攝像頭正對著坐在理財經理對面的記者。

    記者拿到手的風險話術模板中涉及了客戶名字、身份證號碼和理財產品各種風險提示,除此之外,還有風險評估等級以及在以往理財產品糾紛中會遇到的各類問題,理財經理都會一一問詢,并將其中的問題告知客戶??蛻粼跀z像頭和錄音機的“注視”下回答是或否,當回答否時,客戶經理就會針對問題進行解答。

    “這都是我們行里規定的,全程都有錄音錄像,這樣對您好,對我們也好。”理財經理笑著對記者說。該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許多理財產品的收益都是不固定的,可盡管在銷售之前他們已經反復地告知過投資者,但每當實際收益低于預期時,許多投資者還是會認為銀行存在欺詐或虛假宣傳的行為,因此產生不少的爭議和糾紛,因為缺乏有效證據,往往是有理說不清。而錄音、錄像這些取證手段的出現,可以說是解決了很多麻煩,當有爭議時,雙方看看當時的錄音錄像,一些爭議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在隨后對中山路以及香港中路附近多家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營業網點的探訪中,記者發現,這些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大都采用了錄音、錄像或兩者合二為一的取證方式,部分銀行甚至采取錄音、錄像以及拍照,這種三合一的取證方式。

    保險公司:

    取證、存單一部PAD搞定

    在重慶南路與鞍山路附近一處居民小區,一家壽險公司員工周女士和其工作團隊,來到該小區為客戶辦理投保。來到該戶居民家中,除了對保險產品進行最后一次介紹之外,周女士此行還要給客戶辦理具體投保業務。拿出公文包內的一部平板電腦,周女士依照電腦上的模板對客戶進行風險告知及其它詢問事項。詢問過程中,除了有錄音筆進行錄音外,周女士還不時地用平板電腦上自帶的攝像頭錄像和拍照。整個問詢和簽訂過程,足不出戶,全部在平板電腦上完成。周女士告訴記者,除了聯網及時上傳之外,回去后還會專門錄入存檔,將來可以作為依據。

    有保險從業者告訴記者,對投保人來說,最怕的是被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一份并不適合自己的保險,而對保險公司來說,這同樣是讓他們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雙錄”的出現,能夠讓保險銷售人員收斂自身過于夸大的宣傳,轉而用優質的服務去吸引投保人。

    聲音>>>

    9成市民力挺開展“雙錄”

    對于“雙錄”的開展,島城市民意見如何?在對30位市民的隨機采訪中,有9成的市民對此表示支持。 “說實在的,一開始是有點不自在,感覺時時刻刻都有好幾雙眼睛在盯著你似的,不過后來理財經理解釋清楚了,我覺得這樣真不錯,清楚明白,出了問題也能尋根問底,有理有據。 ”市民楊先生對記者說。諸多受訪者表示,“雙錄”對于規范銀行網點的營銷行為、明確銀行和客戶雙方的責任義務,是十分必要的。年過七旬的趙先生表示,自己和家人都有購買保險產品,以前他只知道,購買保險產品到期能保多少錢,對保險產品屬于哪種類型,保障范圍有哪些,可以說完全不了解,“雙錄”之后,對于自己所買保險產品的每一條內容,他都了解得很清楚,即使碰到不理解的內容,銷售經理也會一一解答,這讓他感覺很放心。

    提示>>>

    明年起無“雙錄”市民可舉報

    據青島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動銀行 “雙錄”系統的推廣,銀監局將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通過監管會談、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開展持續督導督查。要求銀行機構定期反饋相關情況,實時跟蹤掌握工作進展。建立隨機抽查機制,推動銀行機構有序推進、保質保量完成此項工作。對于時限內未完成 “雙錄”系統仍進行銷售的銀行機構,一經查實,將采取必要的監管措施。

    同時,青島銀監局將通過各類渠道廣泛宣傳,告知消費者自2017年1月1日起,轄區銀行機構營業網點銷售的所有自有產品和代銷產品均進行錄音錄像,如無“雙錄”,應提高警惕并進行投訴舉報,在增強消費者認知度的同時,也有利于其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合同簽訂要在“雙錄”區內

    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經理在合規銷售方面有不少問題,弱化風險、夸大收益、承諾保本保收益等現象依然較嚴重,有30.12%的受訪者均表示銀行推銷過程中弱化或回避了風險。

    交通銀行青島分行理財經理劉舒文提醒,購買理財產品時,首先不要被“超高”投資收益誘惑,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了解募集資金具體投向、收益、期限等;其次,要知道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凡被要求向個人或第三方公司賬戶轉賬或匯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業務辦理回執中的匯款賬戶明細;另外,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要確保銀行營銷過程進行 “雙錄”,一定不要在銀行外或錄像系統無法覆蓋的地方簽合同,以免自己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記者 王曉先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