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地基鑒定報告模棱兩可 中德生態園一廠房閑半年

    2016-09-27 07:50:11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亞麥
    地基不過關鑒定報告模棱兩可,黃島一廠房無奈閑半年

    位于黃島區中德生態園內的新廠房混凝土地基完工后,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在驗收時卻發現,地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根本無法使用。接到反饋后,混凝土供應商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承認提供的混凝土存在質量問題,并達成賠償協議。然而,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的一份結論模棱兩可的鑒定報告,不僅沒有給出地基安全隱患的準確原因,卻讓整個事件發生反轉,原因陷入爭論之中,原本早該完工的廠區現在仍在閑棄中。

    \

    新廠房基建完工,多處出現裂縫

    “由于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提供的混凝土有質量問題,我新廠房的地基建成后檢測不達標,不能使用。但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卻出具了一份模棱兩可的檢測報告,導致對方又不承認提供的混凝土有問題了?,F在新廠房閑置都半年多了。”日前,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求助。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黃島區中德生態園內的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新廠址看到,整個廠區內已經一片荒草,與周邊項目正在熱火朝天搞建設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已經建好的廠房混凝土地基幾乎埋沒在荒草中,地基上的很多鋼筋裸露,很多裂縫清晰可見,甚至有的地方外殼已經風化脫落。

    原來,2014年,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在中德生態園內投資,規劃建設新廠房從事新能源設備生產。2015年8月,在各項手續齊全后,新廠房正式開建,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到當年12月底,總面積達12300平方米的混凝土地基完工。

    “當時我去驗收的時候傻眼了,廠房地基的混凝土橫梁上有很多裂縫,有的外殼都開始脫落往下掉,一看質量就很差。由于新廠房建完后我們需要在屋頂架設滑道車,因此對地基堅固性要求較高,地基建成這樣,安全隱患非常大。所以我就找到專門為我供應混凝土的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負責人逄經理,要求他們拆除后重建。”陳先生說。

    \

    承認混凝土存質量問題,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接到陳先生反饋的情況,到現場勘查后的逄經理很痛快,直接承認供應的混凝土有問題,要求雙方協商解決。

    2016年1月14日,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與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達成一份書面協議。協議規定:由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承擔包括成型基礎的拆除、加固或重新施工的所有費用;由雙方協商確定選擇有資質的檢測公司,對現有基礎進行一次全面稽查,明確每個基礎(部件)的強度,作為后續處理的基礎資料,此費用由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承擔。

    “最初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確實在很積極的溝通這件事情,也承認供應的混凝土存在問題,簽訂協議后我們又協商了多次。”陳先生說。

    在雙方多次協商后,2016年4月15日,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甲方)與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乙方)又簽訂了一份《關于解決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1#、2#廠房基礎混凝土缺陷時間的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

    在《協議書》關于事件說明中明確寫明:由乙方供應甲方的混凝土存在問題,造成混凝土基礎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不能滿足后續施工要求,甲方要求乙方賠償損失。同時,《協議書》還規定雙方達成總價約145萬元的一攬子賠償協議,其中117萬元以一套房屋沖抵賠償款,剩余部門由工程款抵扣。

    \

    “劇情”反轉的鑒定報告

    在雙方達成的書面協議中,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已經承認自己供應的混凝土存在問題,并達成了賠償協議。原本雙方的糾紛應該就此不了了之。然而,一份鑒定報告卻讓整個事情又發生了反轉。

    2016年7月13日,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受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雍達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青島安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委托,對2#廠房基礎部分混凝土構件裂縫現象進行檢測鑒定,并

    做出鑒定報告。其中對混凝土結構構件強度部分鑒定結果表明,所測部分混凝土構件強度不滿足設計強度等級C30的要求。

    陳先生說,這份報告顯示地基的強度確實達不到設計標準,廠房因此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但是該機構對強度不達標原因所作出的鑒定結論卻讓陳先生大跌眼鏡。

    鑒定結論:經綜合分析我中心認為,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2#廠房基礎部分混凝土構件裂縫均為收縮裂縫,主要是由于構件混凝土自身收縮引起的,在收縮應力作用下,易在構件的薄弱區域出現;另外,填充料的過量添加、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冬季施工等不利因素也會加劇裂縫的發展。此列裂縫影響了構件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須進行相應處理。

    這一鑒定報告出來后,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逄經理拒絕再進行賠償,“鑒定結論明確寫明,裂縫是由于混凝土自身收縮引起的,并不是我們供應的混凝土質量問題,所以沒有必要賠償。”

    “劇情”就此反轉。

    既然如此,為何當初青島盛鼎混凝土有限公司會承認自己提供的混凝土存在質量問題呢?對此,逄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當時事情發生后,我們考慮到企業聲譽問題,不想讓事態擴大化,所以就先承認下來。而且廠房地基強度不達標,不一定是我們提供的混凝土的問題,也可能是當時施工的問題。”

    對于這種解釋,陳先生并不能接受。“如果不是自己提供的混凝土有問題,當初怎么會那么痛快地承認,并簽訂書面協定賠償。”陳先生質疑道。

    律師說法:

    鑒定報告應該準確,不能模棱兩可

    “之所以要做鑒定,就是為了通過數據得出準確的原因。但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這份報告結論,既承認混凝土構件強度不達標,但分析原因卻用主要是由于、也會加劇等這種模棱兩可的字眼,這種鑒定結論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山東榮信律師事務所張志雷律師說,因為所有的混凝土都存在自身收縮的現象,如果是正常收縮,混凝土地基的強度應該是合格的;如果是由于填充料的過量添加、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冬季施工等不利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應該在鑒定報告中明確提出,而不應該是這樣模棱兩可的語言。

    那么,已經完工的混凝土地基究竟質量如何?

    2016年8月19日,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國質(北京)建設工程檢測鑒定中心對1#、2#廠房、消防水池、門衛室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檢測數據顯示,在取樣的混凝土中,除1#門衛的兩根柱子、消防水池所用混凝土符合強度標準外,其余部分全部不達標。

    這就意味著,青島大橋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廠房的地基確實不合格,不能使用。但前期一份模棱兩可的鑒定報告,卻讓造成地基不合格的原因變得撲朔迷離,整個廠房也一直在閑置中。

    對于此事件,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旭業

    [編輯:亞麥]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