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的池子通過管線連接在一起。
9月27日,2016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進入第二天,海洋裝備制造、海洋健康等更多海洋專業細分領域的論壇給出更多的干貨。青島一家企業研發的物聯網高端魚養殖系統——循環水智能養殖監測系統,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三文魚等名貴冷水魚以后不用進口,在咱青島就能養殖成功。據研究者稱,這套設備的研發成功標志著物聯網開啟高端水產養殖新時代。
溫度變化幅度小于1℃
在2016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現場,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向觀眾展示了如何使用物聯網養殖虹鱒魚,今后養殖戶只需要在家里動動鼠標就能進行水產養殖活動。記者看到的幾個養魚的大池子通過循環的管道連接,每個池子里面數十條虹鱒魚自由自在地游泳。所有的池子都連接在一個控制設備上,上面顯示每個池子的溫度都控制在12.5~12.8℃,溶解氧控制在100%左右,十分精確,ph值等也都有控制顯示。
“這些都是靠我們的物聯網實現的。”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設備通過智能系統將水下機器人、水下攝像機等都連接起來,他們的作用是將水中的各種條件進行信息捕捉,然后實時傳遞到控制終端,并且能實時發送到手機等控制平臺上,養殖者一目了然;并且這個系統能夠自動控制養殖系統中的條件變化,能實現在一定范圍內的恒定。
據悉,物聯網是以感知、識別、傳遞、分析、測控等技術手段實現智能化活動的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其特征是通過傳感器等方式獲取物理世界的各種信息,結合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網絡進行信息的傳送與交互,采用智能計算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智能化的控制。
該負責人說,通過安裝水產養殖設備,讓養殖人員即時檢測到水下信息,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小水產養殖的風險。而對于水下條件的恒定控制的實現,這讓養殖三文魚、虹鱒魚等高端魚品種成為現實。
石油海洋裝備研發迎頭趕上
全國各地的海工裝備制造商和業內專家也齊聚于此,探討行業發展。大連理工大學海洋科學與科技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岳前進是行業內的領軍人物,也是青島引進的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目前他正與青島的海洋裝備制造企業合作。“青島的海洋裝備制造人才和院所高校很多,此前海洋漁業、觀測裝備等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海洋石油裝備的研發也迎頭趕上來了。”他說,放眼國內,海洋裝備制造在天津、深圳等地都很厲害,青島是后起之秀,迎頭趕上。而這得益于青島吸引人才的政策好,并且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等高端院所、高校匯聚于此,形成了海洋裝備研發發力的基礎。
另外,海洋石油裝備研發風險很高,因此很多海洋裝備研發機構都會集合多個領域共同發力,一來因為各種裝備研發相通;再就是可以互相支撐抵御風險。而這也將是未來該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
海洋+健康將成新的增長點
當天的海洋國際高峰論壇還舉行了首屆中國青島“海洋+健康”發展論壇,并在青島成立了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海洋文化專業委員會。會上,“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動正式發起。
據悉,作為海洋城市,青島市對于海洋經濟一直十分重視,整個“十二五”期間,海洋經濟年均增速17%,高于GDP6個百分點,占GDP比重22%,2015年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9.5%,領跑全市經濟。健康產業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國內很多城市把健康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海洋+健康,將成為海洋經濟的新增長點,引領海洋大健康發展。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曉哲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