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近日發布2016年8月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青島市首次進入全國前十,位列全國第七,成為山東省首個空氣質量狀況進入全國前十的城市,同時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一個北方城市。
兩個月內連續53個優良天
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8月份青島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3.5%,其中一級(優)19天,二級(良)10天,三級(輕度污染)2天。自今年7月以來,已連續2個月實現各項污染物月均濃度達標,其中PM2.5、PM10、SO2、NO2、CO均為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好水平。
7月1日至8月22日。我市市區空氣質量連續53天優良,為2013年新空氣質量標準實施以來首次。此外,六區連續2個月實現顆粒物濃度全部達標,四市為今年首次實現顆粒物濃度全部達標。
“治氣”行動推動環境持續改善
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空氣質量的改善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對大氣污染的綜合治理,起著重要的作用。
按照“調結構、控燃煤、抑揚塵、治尾氣、消減VOC”的總體防控思路,我市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PM2.5等指標持續改善。
關鍵詞:出臺新規
為防治大氣污染,全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制度,包括:繼續從嚴新建燃煤鍋爐審批,全市除黃島董家口和平度新河工業園外禁止新上傳統燃煤鍋爐,建設新型清潔燃煤鍋爐的區市必須完成上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等多項目標任務;制定了《青島市關于加快推進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市區兩級財政三年內擬投入5億元補助超低排放改造企業;制定了《青島市清潔能源供熱專項規劃》,并配套經濟政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制定了《青島市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工作方案》,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在全市范圍內實現民用清潔煤炭全覆蓋。
完善了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政策,2016年生態補償金系數由去年的10萬元μg/m3增加到40萬元μg/m3,并首次將秸稈禁燒考核納入生態補償辦法;制定了《青島市建筑廢棄物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建筑廢棄物揚塵污染防治;對照新大氣法,開展了《青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工作,該條例的修訂已列入市人大2016年一類重點推進項目,目前已形成初稿。
關鍵詞:綜合治理
截止8月底,全市完成大唐黃島電廠等企業的19臺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分散小燃煤鍋爐65臺,完成鍋爐廢氣治理項目137個,工業VOC治理項目28個,工業揚塵治理項目23個,汽修噴漆廢氣治理項目43個;完成了青鋼、堿廠等老城區高排放企業搬遷工作;新增清潔能源供熱面積210萬平方米;新增燃氣管道139.28公里,天然氣使用量由2014年8億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9億立方米;綠化城區裸露土地181公頃;市區主干道機掃率達到100%;淘汰全部黃標車10.8萬輛,全面啟用國五車用燃油;推廣新能源汽車10846輛,新建充電終端9000余個。
2015年12月21-26日,針對不利氣象條件及外來傳輸影響引發的重污染天氣,我市及時發布預警,啟動應急響應,采取重點工業企業限產限排、停止土石方作業等措施,減輕了重污染天氣的影響。
關鍵詞:從嚴執法
根據市政府對貫徹新環保法做出的部署,全市組織開展了“環保大檢查”等執法行動。2015年,環保部門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1442起,同比增加近一倍,環保、公安、檢察等部門加強聯動,抓捕環境犯罪嫌疑人43人,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今年以來,截至目前,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689起。
經過不斷努力,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5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3天,同比增加了3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0.3%。PM2.5、PM10、SO2、NO2四項污染物年均值分別為51μg/m3、94μg/m3、28μg/m3、33μg/m3,同比分別降低13.6%、12.1%、24.3%、23.3%,四項污染物均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
(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諾 郭釗敏 孫萌)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