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北麓、黃海之濱、鰲山灣畔,一座海洋科技新城經過4年的建設已現雛形。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投入使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建成、“蛟龍”號首次停靠國家深?;?、攜手國際海洋科技領域頂級院所做大“朋友圈”……圍繞打造“中國藍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和建設“五大中心”的發展定位,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藍色硅谷核心區規劃總面積44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25平方公里,轄116個村莊。 2012年1月31日,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工委、管委正式成立,藍色硅谷核心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按照發展定位,突出科技孵化和創新驅動功能,藍色硅谷核心區規劃建設科研、教育、居住深度融合的5個新鎮,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轉化、學術交流等重大平臺項目,加快海洋高科技研發、高科技人才、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機構集聚,大幅提高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能力。這里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海洋科技研發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科技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興產業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成為我國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走向深海的橋頭堡,成為鏈接全球海洋科研資源的創新平臺。如今,“國字號”實驗室以及各大高校的科研成果相繼在藍色硅谷核心區內百花齊放,多個高端旅游會展、服務外包、科研教育等海洋新興產業項目落戶,都充滿活力地蓄勢待發。
按照職住平衡、低碳節約的理念,藍色硅谷核心區堅持城市結構與生態結構、自然地形相融合,以生態廊道、山體河流分割新城片區,統籌考慮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結構布局、生態環境營造、自然地形地貌等要素,規劃總人口70萬人。為突出資源向海洋科研優先配置原則,藍色硅谷核心區會確保科研人員占比不低于40%,科研用房、人才公寓及公共配套占比不低于60%,新材料、新能源的應用占比不低于40%。未來,藍色硅谷核心區將建成一座匯聚世界先進規劃理念、頂尖設計水平的濱海生態新城,一座高端海洋科研機構聚集、精英人才薈萃的海洋科技新城,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業、文明和諧的幸福新城。(記者于波攝影宋新華)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