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垛石村年產260萬斤魚片 有30余年曬魚歷史

    2016-10-13 11:02:47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責任編輯:帛幼
    \

    網架上面整齊地碼放著一條條魚片。

    \

    村民喜等客戶來收貨。

    \

    垛石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曬滿了魚片。

    \

    割魚是個技術活,必須平整,還不能切斷魚骨頭。

    作為遠近聞名的“天然曬漁場”,即墨鰲山衛街道垛石村在金秋十月迎來了曬魚片的旺季。據悉,處于三面環山、光照充足的優越地理位置,垛石村已經曬魚30多年,每年加工生產的干魚片達到260萬斤,主要以鲅魚為主,不僅銷往青島地區,還賣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10月11日,記者來到垛石村,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淡淡的魚腥味,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曬滿了魚片,小村莊充盈著忙碌而又喜悅的景象。村民于翠蘭告訴記者,曬魚片需要割、腌、洗、曬,步驟缺一不可。尤其是割魚,必須平整從背部切開兩半,還不能切斷魚刺,否則不僅品相不好,而且在腌制時容易味道不均勻,影響口感,“陽光好的話,差不多一天的時間就曬好了,冬天的話差不多要兩天時間。”

    “曬魚片也是一個辛苦活,尤其是到了冬天,洗魚的時候必須用冷水,每年冬天手上都是凍瘡,還裂開了一條條口子。”于翠蘭說,“干到臘月廿九,吃了餃子再動手。一年四季都在曬,正月初五就開始發貨。”于翠蘭笑著說,現在是一年中的旺季。

    記者了解到,作為村里最早的一批曬魚加工戶,今年60歲的于翠蘭已經干了30年了,一年魚片產量在10萬斤左右,老兩口年純收入在6萬元左右?,F在他們以批發為主,并且只接受客戶訂單,目前魚片不僅占據青島市場,還遠銷到濟南、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魚片現在一共有30多種,以鲅魚為主,還有安康魚、鰻魚、鼓眼、老板魚等品種。”村民于欽柱告訴記者,每年整個村莊差不多加工260萬斤魚片。他家每天就要加工1000多斤鲅魚,一年產量在6萬斤左右。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春燕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