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地鐵11號線亮出首個船形車站 土建項目完工7成

    2016-10-14 10:11:19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云彩
    \
     
    \
     
    \

    10月13日,記者從青島地鐵集團獲悉,青島地鐵11號線高架車站——錢谷山站外立面工程于日前完工,成為全線標準車站建設的樣板站。車站外觀形似一條蓄勢起航的“船”,融合了海浪、海鳥等線條元素,輕盈動感。最為特別的是,這座高架車站的幕墻“會呼吸”,能夠通過百葉的開合調節室溫。

    亮點 車站幕墻“可呼吸”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即墨的地鐵11號線錢谷山站,整個車站主體結構已經完工。 “11號線共設標準站16座,錢谷山車站是標準站的樣板站,也是施工最快的車站,目前已經進入內部裝飾階段。”中鐵建設集團項目經理劉彥濤說,除了16座標準站,還有重點站6座,包括海洋大學站、世博園站、北九水站、山東大學站、藍色硅谷站、博覽中心站,重點站的外觀與標準站不同,重點站成拱形,造價也更高一些。

    劉彥濤說,16座標準站外形成波浪型,外立面設計方面,標準站建筑外觀的設計理念是蓄勢起航的“船”,屋頂采用了波浪線的形式,形態優美、舒展,從側面看過去,仿佛展翅的海鳥,從空中飛過。支撐屋面的結構柱采用變截面的V字支撐,屋頂的天窗采用立體的葉片形狀,沿街側墻的連續三角形幕墻與V字支撐相呼應,虛實相間,更增加了建筑的整體感和設計感。

    錢谷山站的一大亮點是幕墻可“呼吸”。幕墻上配有電動可開啟百葉裝置,根據季節變化自然調節室內溫度及風量,彰顯綠色、環保的理念。 “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冬暖夏涼’,夏天的時候將百葉打開,室內通風效果比較好,溫度也相對能降低,而冬天的時候可以將百葉閉合,能保證室內不會太冷。 ”

    設計體現青島海洋文化

    目前,錢谷山站的室內裝修還未全部完成。華東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島地鐵11號線設計負責人任培東介紹,標準站的室內裝修將反映青島城市生活的精致性,體現青島現代城市生活旋律。天花板采用豎向簡約線條形式,使車站空間形成一種海浪的節奏感。造型富于規律而精致性,呼應了青島城市生活的變遷,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

    另外,重點站反映青島城市的海洋文化,運用流線和色彩的有機結合,描繪出積極向上的城市生活景象,重點站突出整條線的靈魂,是線路走向風格的主骨架,站點運用獨特的裝飾理念將建筑規模、周邊文化、商業特點融入其中,運用立體互動的裝飾手法,形成整條線路的亮點。重點站的外觀設計較標準站則更具辨識度和標志性,將形成青島一道獨特的風景。

    進度土建項目完工七成

    據介紹,錢谷山站是地鐵11號線全線首個完成外立面施工的車站,也是后續車站工程技術、質量、進度的重要參考依據,由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施工。

    青島地鐵11號線起點為嶗山區苗嶺路與深圳路交會處,終點為即墨市大橋鹽場,全長約58公里,以高架敷設為主,設車站22座,地下站4座。截至目前,11號線土建施工已完成70%,其中地下段5個區間中,起苗折返線區間、苗會區間、會青區間、青青區間等4個區間已實現貫通;高架段19個區間中,水博區間、博溫區間、溫皋區間、皋臧區間、臧錢區間、錢鰲區間、鰲終區間等7個區間實現貫通。22座車站中,1座地下站、11座高架站已完成主體施工。全線軌道工程完成正線鋪軌43.2單線公里,完成總量的38%。機電及裝飾裝修工程已全面開工。

    據介紹,青島地鐵11號線正在對藍水區間、北廟區間、海世區間剩余墩柱進行施工,預計在2017年年底通車。通車時采用時速120公里的B型地鐵列車,每列4節車廂可載客1000余人。通車后將大大方便市區至藍色硅谷兩地的交通。

    起點段暗挖區間全貫通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嶗山區的地鐵11號線會展中心站——青島二中站區間,會青區間隧道已經貫通。會青區間隧道為單洞單線,左線全長1000米,設豎井2座?,F場負責人介紹,該區間地質及周邊環境復雜,隧道圍巖主要以VI級圍巖段,VI級圍巖為主,臨近朱家洼平房社區,下穿嶗山區主干道濱海大道等不利周邊環境因素。

    青島地鐵11號線01標安全總監王祥宇介紹,為了保證隧道開挖過程中的安全,青島地鐵聯合施工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土建01標項目部,通過嚴格遵循“暗挖三要素”,加強對臨近建筑物的監測,調整爆破參數,采用超前小導管輔助帷幕注漿、地表注漿等加固地層方式,嚴格控制注漿質量等措施,確保了止水效果和周邊建筑物及管線安全,成功穿越了周邊高風險Ⅵ級圍巖地段。“我們標段有兩個明挖車站和三個暗挖區間,現在隨著會青區間貫通,三個暗挖區間全部貫通了,其中明挖車站的主體施工也已經完成60%。 ”

    [編輯:云彩]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