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月嫂月薪均已超1萬5?部分月嫂公司夸大宣傳

    2016-10-17 10:39:39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云彩

    “特級月嫂15800!我清楚地記得,4個月前,傳單上印的還是8800。”一名已懷孕7個多月的27歲公司白領這樣感嘆。近日,她在市場轉了一圈兒,發現月嫂價格“貴得離譜”。她馬上給老公打電話,“趕快!找個靠譜的月嫂,漲幅快趕上黃金期的樓市了!”

    9月底,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9個百分點,其中二孩占了四成。今年年初,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再加上今年是猴年,所謂的生育“大年”,“猴寶寶”扎堆出生,商家又豈能放過這賺錢的好機會?

    記者調查發現,眼下北京、上海、濟南、石家莊等城市的所謂“金牌月嫂”,月薪均已超過1萬5,月子中心更是一床難求。到底市場有多么火爆?二孩經濟的背后,又有哪些亂象?

    石家莊四院上半年接生的嬰兒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在8月份迎來生育高峰,猴急的寶寶們還刷新了石家莊四院建院以來的單日嬰兒出生最高紀錄。副院長智利彩介紹,“孕產婦的分娩高峰在今年的8月30號,那一天的分娩量是142例,突破了建院史上的最高,原來的新高是2014年感恩節那天,分娩了132例。”

    寶寶的扎堆出生,商家自然是不會放過這賺錢的好機會。在石家莊四院東院區二樓,孕婦課堂的課剛一結束,幾位準媽媽就圍在了一家名叫“好悅國際月子會所”的工作人員身邊。

    “照顧我的那個人她會隨身陪護我嗎?”

    “24小時除了吃飯洗漱時間都是陪在你身邊的。”

    “這個套餐的話我的老公可以在那邊嗎?”

    “可以可以。”

    “它都是有沙發的是吧?”

    “有。”

    “有電視?”

    “有。”

    “什么都有?”

    “有。”

    二孩時代,月子中心成了香餑餑。可一問價格,旁邊的準媽媽直嘬牙花。最便宜的是26天標間31800,最貴的是一間總統套房,價格高達16萬多。別看這么貴,想住還得提前預定。工作人員告訴大家,“提前幾個月吧,因為現在二胎開放了,反正現在訂的挺多的。像前段時間幾乎都訂不進去。一共40多個房間,(價格)漲了一次,標準間是漲了三千。”

    另一家名叫“圣祿嘉”的月子會所,同樣是一床難求,目前最便宜的價格是29000塊錢。工作人員說:“這兩天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趕緊過來,因為12月底的已經沒有房間了,明年一月初的已經沒有陽面的房間了,陰面可能還有個一套兩套的。我們現在都已經訂到17年5月份的了。”

    相比月子中心,口碑好的金牌月嫂,價格能到15000塊錢,非常搶手。陽光家政工作人員透露,“一萬五的一般你都訂不了,提前半年都預約了,有經驗的每月每月都挨著呢。”

    月子中心、月嫂資源這么緊俏,服務質量到底如何呢?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剛成立幾個月的小公司有些竟宣稱是“十年老店”;有的公司里沒人懂外語,卻自稱是涉外經營的國際公司。記者又在網上搜索“月嫂培訓”,發現廣告上面寫著“專業老師授課,7天課程,包教包會,學完合格后頒發《高級月嫂》證書,全國通用,網上可查。”

    究竟是什么樣的底氣,讓培訓公司理直氣壯地說,7天學完就能頒發證書?還網上可查?月嫂行業的標準,到底該怎么衡量?其實,今年2月1日起,為規范家政服務市場而批準發布的《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標開始實施,這兩項到底是如何規范的呢?

    標準規定,月嫂應是年齡在18歲到55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能及時清理個人衛生,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在上崗服務時應著統一工作服,定期參加職業培訓,不斷提高護理知識和專業技能,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和傳染病等。同時標準將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分為六級,最低是一星級,最高是金牌級。不同等級護理員應該具備的技能和要求一一詳細列出,有了量化的指標。雖然作為一份推薦性標準,新國標并不具有強制性,但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平認為,給年輕爸媽們一個評價標準,有助于市場優勝劣汰,這個標準很大一方面是給消費者對服務過程包括整個服務質量的評定依據,不符合這個標準要求的,會被市場淘汰,另外他會主動改進,不斷提升。

    標準已經立下,但火爆市場的背后,標準的輪廓似乎在逐漸模糊。黑格爾說:“存在即是合理”,我們不禁要問,天價月嫂、天價月子中心合理嗎?說它合理,在于供不應求——目前,我國產婦及家屬普遍缺乏育兒經驗,寧愿花高價也要盲目迷信月嫂的專業。說它不合理,在于月嫂公司僅憑簡單培訓就夸大宣傳,誤導消費。

    解鈴還須系鈴人,可能一方面醫院或產護中心還需普及產前培訓,敦促父母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更需增強月嫂的技能,為一些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真正優質貼心的服務,讓市場價格重歸理性。

    [編輯:云彩]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