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連續召開青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新強態”專題會議、行長走千家促轉型、銀“政企合作化不良”活動動員會議、青島普惠金融工作會議、金融支持平度發展暨新型農村合作試點推進工作會議、青島金融精準扶貧專題會議、金融支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對接會暨駐青銀行機構負責人座談會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座談會,金融機構多措并舉支持青島“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一帶一路”戰略,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9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2820.9億元,新增貸款1244億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標,總量超去年新增貸款200億元,余額同比增長13.2%,較去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
貸款投放創最高紀錄
為切實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支持力度,今年我市開展了第三批駐青銀行機構負責人走訪千家企業活動,安排青島36家銀行機構走訪企業1421家。此次走訪采取“多對一”的原則,保證一家企業至少有2家銀行機構走訪。截至目前,共摸排融需求1055.3億元,銀企達成融資協議506.2億元。通過開展行長走千家活動,更好地保障了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需求,帶動新增貸款1244億元,創我市歷史貸款投放的最高紀錄。
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保障有效融資需求。今年以來,各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打造經濟“新強態”的號召,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持續加大對重點項目、民生領域及戰略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圍繞省、市級重點項目建設,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58.5億元,有力保證基建類項目資金需求。圍繞藍色經濟區建設,新增綠色信貸108.4億元,同比增長64%,重點支持“藍高新”產業。圍繞新興產業,新增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等領域重點工業企業貸款76.7億元,支持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圍繞“去產能”,壓降產能過剩領域,“兩高一剩”和僵尸企業授信比年初分別壓降16.6%和22.9%。圍繞“去庫存”,落實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515.9億元,占全部貸款增量的43%,同比增長41%。圍繞“降成本”,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貸款利率保持低位運行,青島銀行機構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2%,同比下降0.17個百分點。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各金融機構積極為我市“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提供融資和融智兩套服務,青島新增境外貸款334.1億元,有力推進青島國際化城市建設步伐。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為資本和貿易出口提供保障,服務青島企業“走出去”項目55個,涉及合同金額154.7億美元。
積極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引導銀行機構持續加大對創新、創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新增小微企業貸款229.1億元。積極推進科技金融創新,研究制定以投貸結合為核心的“投貸保”業務模式,保障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需求,青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授信13.5億元,助力創業創新。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以保險撬動專利權質押貸款,積極推進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試點工作,為29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授信金額達到1.1億元。
積極推進農村金融發展。認真貫徹國務院《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部署,大力支持縣域涉農經濟發展,持續推動金融機構向薄弱區域傾斜金融服務。截至9月末,涉農貸款新增245.3億元,同比增長14.3%,高于貸款平均增速1.1個百分點。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青島農民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達到10家,互助社員373個,互助資金總額1216萬元。
積極拓展保險保障功能
今年以來,保險業累計提供保障金額5.2萬億元,同比增長57.1%。重點險種的風險保障功能不斷顯現,其中政策性農險提供保障29.2億元,同比增長24.6%;責任保險提供保障1.1萬億,同比增長5%;信用保險提供保障1034億元,同比增長10.7%。保險社會貢獻度明顯提升,保險從業人員7.8萬人,比年初新增2.3萬個就業崗位。保險資金運用規模達到173億元,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青島農業保險保費收入6800萬元,同比增長52%;保障農戶25萬戶次,綜合承保面達到60%,比去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