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直屬的賽迪顧問,發布了“2016年縣域經濟100強”榜單,其中山東省共有22個縣上榜,而青島四個縣級市(膠州市、即墨市、萊西市、平度市)均上榜。
9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布2016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即墨市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列山東省第1 位、全國第9 位,是江北唯一進入全國縣域前10強的城市。即墨“千年商都”的發展案例,也作為研究典型樣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
即墨的崛起緣于近幾年的跨越式發展,解讀江北第一城即墨的崛起,對于轉型期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有著可資借鑒的重要意義。
江北“第一縣”花落即墨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首先根據GDP、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目三項指標,選出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年度回顧。9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發布2016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即墨市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列山東省第1 位、全國第9 位,是江北唯一進入全國縣域前10強的城市。
即墨作為“千年商都”,有著厚重的商貿文化積淀。這次中國社會科學院在發布百強縣排名的同時,會議正式對外發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千年商都”即墨案例研究——乘勢經濟新常態,力拔江北第一縣》,將即墨的快速發展優勢和成果,作為全國典型案例進行發布。
中國即墨服裝品牌孵化中心圖| 寧友鵬
近幾年,即墨因勢利導謀劃高遠,勾勒大青島城市藍圖。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深入實施現代產業體系、特色精品城市建設“兩大戰略”,面向全域規劃建設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創智新區、即墨古城、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即墨國際商貿城、青島國際陸港、大沽河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重點組團,每一個組團既是現代產業綜合體,也是現代城市綜合體,實現了發展空間上的相互呼應、城市功能上的相互補充,成為加快城市發展、推動創新創業、實現宜業宜居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解讀江北第一城即墨的崛起,對于轉型期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有著可資借鑒的重要意義。
跨越式創新帶來的良性發展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總有其主基調,即墨何其幸運地以藍色為基調。從一片漁村到一座宜居宜業的海洋科技新城,于即墨東部崛起的鰲山灣新城深刻區別于普通意義上的新城。
環海皆郡縣。中國靠海的城市不勝枚舉,身為縣級市的即墨卻幸運地成為海洋科技新城的承載地。中國藍谷是青島市著眼于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打造世界級海洋科技創新高地,在即墨布局的重點發展組團,目標是建設“青島驕傲、中國推崇、世界矚目”的海洋科技新城。
即墨一汽解放生產基地圖| 商周刊王軍
即墨緊緊抓住了藍色發展這個重大戰略機遇,著眼全球吸納優質藍色發展要素,面向全域謀劃藍色經濟布局,經過近幾年的持續攻堅突破,累計引進建設各類創新創業項目260個,其中擁有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氐?5家“國字號”科研機構和山東大學等16所全國知名高校的科研院所……藍谷創新發展這一強力“引擎”,帶動即墨加快構建起了以藍谷為引領的全域藍色經濟發展新格局,成為全國海洋科研示范區和藍色發展先行區,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跨越提升。
但隨著經濟升級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功能開始分化。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即墨深入實施現代產業體系、特色精品城市建設“兩大戰略”,面向全域規劃建設了省級經濟開發區創智新區、即墨古城、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即墨國際商貿城、青島國際陸港、大沽河現代農業示范區等重點組團……
每一個組團既是現代產業綜合體,也是現代城市綜合體,實現了發展空間上的相互呼應、城市功能上的相互補充,成為加快城市發展、推動創新創業、實現宜業宜居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實現良性發展的即墨,在經濟下行增長壓力較大的形勢下,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了兩位數以上增長。
“千年商都、泉海即墨”積淀了眾多的榮譽:國家環保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版權示范市、全國知識產權示范市,服裝行業中國針織名城、中國童裝名城“雙名城”、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市、全省縣域科學發展試點市、全省金融創新試點市。
江北縣域第一強新高度新起點
全國百強縣(市)典型案例研究認為“千年商都”即墨的發展經驗主要有:因勢利導促進民營經濟升級發展、適時應勢通過招商引智實現跨越發展、優化環境發揮區域領先發展優勢、重點突出增強支柱產業整體帶動作用、創新轉型著力推動產業功能提升、前瞻布局培育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勇擔風險以創新精神推動體制改革、謀劃高遠助力勾勒大青島城市藍圖。
生態大沽河圖| 周進業
研究認為,即墨的發展愿景應為“宜居宜業的藍色田園城市”“山東半島區域的重要節點城市”“中國探秘海洋的未來之都”,繼續實施“藍色跨越戰略”,推行融入青島增進資源互通、藍色創新做強海洋經濟、產城融合力促職住平衡、總部集聚打造商務城市、功能再塑展示特色品質、品牌培育鞏固競爭地位、外引內拓實施雙輪驅動、區域協同強化節點作用等戰略舉措,將是實現全球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中國海洋科技制造基地、北方最重要的商貿中心、半島城市群一體化的示范區、青島北部濱海休閑勝地等功能目標的根本保障,而加快青島藍谷等國家級重要功能區的建設,則是促使即墨發展愿景早日實現的空間戰略依托。
在幾項指標中,即墨的排名是2016年綜合競爭力排在全國第9 位和山東第1 位,GDP 規模排在全國第11 位和山東省第1 位,經濟增速排在全國第60位和山東省第2位。
由此,江北縣域第一強,將即墨同時推到了一個新高度與新起點。
在整個青島的戰略框架中,即墨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而在即墨的城市發展規劃中,古城又不可或缺地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著1400年歷史的即墨古城,自2013年2月18日啟動了古城片區改造,即墨古城片區改造項目,承載著幾代即墨人“傳承千年歷史文脈,改善人居環境”的共同夢想,以青島之源、文化聚落、時尚之都為主題,堅持精細化、人文化、生態化,就是力求建成一座充滿濃郁人文氣息、強烈歸屬感、持久商業活力且綠色低碳的古城。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