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董夏
“從城市的機場變成機場的城市,這就是航空大都市。”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的創立者約翰·卡薩達曾這樣簡單概括。2016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復函》,標志著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式獲批。立足高起點,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將對標荷蘭史基浦,以新機場為中心,規劃建設一座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的“航空城”,人們的吃住行、游購娛都將接軌國際。
●航空大都市
以機場帶動經濟發展
打造“中國史基浦”
“今天,機場已成為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節點,也是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它不斷吸引眾多與航空業相關的行業聚集到其周圍。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企業在機場以及交通走廊周圍集聚,一種新型的城市出現了,即航空大都市。”16日上午,膠州市發改局副局長趙立新在接受采訪伊始,對機場、航空城、航空大都市給出了明確的界定,“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正是依據約翰·卡薩達教授提出的理念規劃建設的”。
趙立新介紹,目前青島新機場建設正在加速推進,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青島膠東臨空經濟區作為青島重要的功能區之一,是青島參與經濟全球化,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的重要平臺。“根據總體方案,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坐落于膠州灣北岸,總規劃面積14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核心區和北區兩部分,核心區位于膠州市,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北區位于平度市,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范圍東至大沽河膠州段、西至沈海高速、膠平路,北至青銀高速,南至膠濟鐵路、蘭州東路;此外,膠州李哥莊鎮4平方公里也被納入了核心區規劃范圍。”趙立新介紹。
“航空大都市”概念的運用是否已有成功案例?青島又將如何借鑒呢?“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國際臨空經濟區就是目前‘航空大都市’概念的最大受益者。如今,它已經樹立了匯聚人流、物流、展覽、觀光以及娛樂的商貿一體化‘國際空港城’的形象,與海港成為荷蘭經濟的兩大支撐。”膠州市膠東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綜合辦公室副主任法雪表示,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的發展將立足高起點規劃,對標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國際臨空經濟區,以及上海國際機場臨空區。
●現代化“大通關”
重點功能區對標
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
大家也許會好奇:示范區未來將會發展成為什么樣子?在日前發布的《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總體方案》中,對示范區的發展做出了明確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概括來說就是:兩個目標、四項任務。
兩個目標,分別是近期發展目標和遠期發展目標。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區域內外的主要通道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完善,主要功能區開發全面展開,以航空物流、通用航空、航空制造與維修等重點的航空產業鏈加快發展,人口規模達到20萬;遠期目標是到2025年,營商環境與國際全面接軌,航空核心產業、高科技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等支柱產業體系基本完善,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建成,航空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50萬噸,人口規模30萬。
四項任務,一是要構建區域性航空樞紐,二是要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三是要爭創對外開放引領區,四是要建設現代化生態智慧空港城。
據法雪透露,在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重點功能區的建設方面,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將對標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按照產業空間布局,率先啟動北部保稅物流片區、中部臨空服務片區和南部商務配套片區的建設和招商。“在保稅物流片區已啟動5平方公里綜合保稅區,目前盡快確定投資方、運營方,成立合資公司開展選址、可研編制等,力爭綜保區與新機場轉場同步封關運營,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現代化的‘大通關’格局。在臨空服務片區啟動綜合商務區,規劃面積約12平方公里,涵蓋行政服務、商務辦公、綜保區商務配套等功能,擬選址膠州北站、站前大道區域,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確保年底前開工。南部商務配套片區啟動國際會展區,目前正在洽談中。”
●構建“高精尖”
產業發展和
城市功能建設并重
如今,機場早已從傳統意義上單一運送旅客和貨物的場所演變為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節點,吸引眾多與航空業相關的行業聚集到其周圍,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臨空產業,并正在創造一個以航空、數字化、全球化為基礎的全新經濟體系。
在產業發展方面,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依托航空貨運網絡,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特色優勢產業的生產供應鏈和消費供應鏈,帶動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規劃建設航空物流與綜合保稅區、通航產業園、臨空高科技產業園、臨空商務區、空港國際購物街等五個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構建臨空經濟產業體系。“未來,圍繞‘飛機制造、研發’展開的項目將作為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產業中的拳頭產品。”趙立新預測,通用航空業的發展或將帶來更多軍民融合的產品,比如“飛車”、“飛球”等。
除了航空產業的發展,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一核五區一帶”的空間發展格局中包括航空特色社區的建設,李哥莊鎮承擔這一建設任務,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將建設面向空港城商務人士和空港高端工作人員居住的國際航空特色社區,承擔膠東國際機場和臨空經濟區拆遷安置,發展居住、綜合商貿、特色餐飲、健康養生等產業。據了解,目前李哥莊鎮已啟動了聯誼大街東西延伸和桃源大街建設項目,并規劃在核心區新建一處投資1.3億元的二級綜合醫院,重新選址建設李哥莊小學。李哥莊鎮副鎮長宋彬表示,“未來還將扶持發展品牌旗艦店、星級酒店等高端業態,重點發展空港休閑健康、臨港商業貿易、總部與會展等,發展品牌連鎖、特許加盟等營銷業態,打造高端會展中心,建設‘高、精、尖’創新科技企業”。
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于一體,功能齊全的全國領先的新型航空城市就將顯現。
●“全通型”交通
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
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
城市交通設施的優化是航空大都市發展的有力支撐。“濟青高鐵建成使用后,青島到濟南只要1小時,青島到北京只要3個小時;青連鐵路通車后,從青島前往上海不必再繞行濟南,全程將由7小時縮短為4小時。”記者從膠州市交通局了解到,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有效整合新機場周邊現有交通資源,規劃建設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方式于一體的“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1.5~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的客貨集疏目標。
目前,鐵路、城軌、公路三個方面的規劃已初步形成。鐵路方面,規劃建設的濟青高鐵穿過機場并設機場站;新建自膠州北站經機場至紅島站的鐵路交通走廊,連接正在建設的青連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和已運營的膠濟客專,形成新機場與周邊城市快速連接的鐵路網絡。城軌方面,規劃建設連接主城區的地鐵8號線、12號線、16號支線均接入機場交通中心,形成新機場與市域快速連接的軌道網絡。公路方面,改造升級青銀高速、國道204、正陽路、膠州灣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濱河路、雙元路,規劃建設機場西高速、機場高速,形成“四橫六縱”的新機場公路集疏網絡,最終形成由青銀高速、環灣高速、G204、M8線、膠濟客專等連接東岸城區;沈海高速、12號線連接西海岸城區和日照方向;青威高速、沈海高速連接煙臺、威海、萊西方向;青銀高速、濟青高鐵、膠濟客專連接濰坊、淄博方向的交通格局,更好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和半島城市群提供服務。
■鏈接 臨空經濟時代啟幕回顧
●2013年10月 青島市機場指揮部委托中航院編制《臨空經濟區概念性總體規劃》;2015年6月4日通過青島城規委審議。
●2014年1月 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編制《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臨空經濟區產業規劃》;2014年5月11日在青島通過專家評審。
●2015年1月 本市聘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等組織編制《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2015-2030)》以及綜合交通、防洪排澇、市政基礎設施3個專項規劃;2016年5月3日《總規》通過青島市城規委審議。與此同時,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申報工作同步推進。
●2015年8月 青島市發改委牽頭將臨空經濟示范區申報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
●2016年10月20日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正式聯合批復青島膠東臨空經濟區為首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標志著青島又一重點功能區進入國家戰略。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