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目前,我市國家級創業孵化載體總量達到94家,數量位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其中,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2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66家、國家星創天地1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5家。在優惠政策激勵下,一批創業創新企業在我市茁壯成長,將轉化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動能。
孵化器鼓勵自由快樂創業
在青島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來自我市眾多創業企業的年輕人帶著他們的創意和夢想匯聚一堂,渴望成功的目光、充滿活力的身姿使這一科技園充滿生機。該科技園一家軟件內測分發平臺公司是由四個“80后”在兩年前創建的,最初的辦公場所是在家中的客廳里。當他們的項目受到認可后,政府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場地和環境。創始人衛先生說:“青島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地域優勢,這里踏實的氛圍也是創業者所需要的”。像這家軟件公司一樣自由快樂的創業企業在青島越來越多,有政府提供的孵化器和優惠條件作助推器,這些公司已經發展壯大,碩果累累。
提供全要素創業服務平臺
在優惠政策激勵下,一批創業創新企業在我市茁壯成長,孵化這些項目的“暖巢”也越來越多。“我市各類孵化器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行業分析、融資對接、資源共享、財務與法律顧問、活動沙龍以及產品開發、營銷等一系列多元化的創業服務,為創業者降低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初創企業的成活率。”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在青島,孵化器這一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正在欣欣向榮地發展著。
據介紹,早在2012年,我市就開始啟動打造全要素的創業孵化器。按照規劃,我市將通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2017年使創業群體不斷壯大,實現全市小微企業總數達到15000家,新增吸納大量就業人數,聚焦有效滿足創業創新需求、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新型創業孵化載體。
實現經濟和創新深度融合
據介紹,我市國家級創業孵化載體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首先,“千萬平米孵化器”建設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有882萬平方米投入運營,為國家級創業載體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空間資源。其次,近年來我市出臺的創業孵化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創業載體建設的積極性,調動和激活了部分閑置房產資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今年市政府將推進“創新、創業、創客”工作納入全市十大市辦實事之一,市區兩級共同發力,建立了推動眾創空間發展的體制機制,有效保障了創業載體“質與量”的雙提升。
我市許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創業成果正在走出“象牙塔”,轉化為社會進步的新動能。“我市創業孵化器將充分發揮豐富的資源、領先的技術平臺優勢、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展的運行機制,推進本地區科創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產業孵化,實現經濟和創新深度融合。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